![]()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生物質能 - 技術 |
西藏:沼氣使用極大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農村環境文章來源:新華社 | 發布日期:2008-09-23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記者 胡星)西藏農村長期以來“煙熏火燎”的廚房正在因為沼氣的使用而改變。清潔的沼氣提高了西藏農民生活質量,同時隨著傳統的薪柴能源結構的改變,農村環境有了極大改善。 早上8點,西藏最大農區日喀則地區的綜夏村農民普瓊來到廚房。她觀察了一下掛在墻上的沼氣氣壓表,擰開輸氣閥門,點燃沼氣爐,隨即為全家人熬制酥油茶。 這是普瓊一天生活的開始。看著藍色的沼氣火苗,普瓊很感慨:“以前家里燒牛糞,生火的時候煙氣熏得眼睛都睜不開,而且制作牛糞餅要費很多勞力。現在用上了沼氣,方便清潔,廚房里總是干干凈凈。” 普瓊家廚房的變化是正在進行的西藏農村能源變革的一個縮影。沼氣在西藏傳統薪柴能源的替代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西藏自治區農牧廳巡視員覺阿次仁說,通過多年的試驗,西藏目前探索出了一套適合高原地區的沼氣模式,在沼氣池上搭建一個溫室暖棚,以保證沼氣發酵所必需的溫度,同時配合改造廚房、廁所和畜圈。 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豐收使得沼氣在西藏農村推廣迅速。據測算,一座8至10立方米的沼氣池,可年產沼氣385立方米,解決5口之家一年80%的生活燃料,每年每戶可節約1000元。同時沼氣的使用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減少了對生物質能的消耗。 普瓊說,修建沼氣池家里基本上沒有什么負擔,國家補助了3000元,家里只投工投勞。現在溫室大棚里利用沼氣渣做肥料,種植了黃瓜、西紅柿和白菜等蔬菜,循環經濟得到發展。 在綜夏村現在家家戶戶爭先建造沼氣池,村民宗嘎說,大家看到了用沼氣的好處。沼氣不僅清潔便捷,還使得以前的“三廢”秸稈、糞便和垃圾變成了現在的“三寶”燃料、飼料和肥料。 雖然在冬天綜夏村村民還會燒牛糞來取暖,但是祖祖輩輩已經習慣的燃料結構在他們這里開始發生了變化。 從2006年開始大規模發展沼氣以來,西藏已經有10多萬群眾用上了沼氣,今年還將建設39468戶沼氣。按照《西藏自治區“十一五”農村沼氣建設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十一五”末期,西藏將在適宜地區的59個縣建設農村沼氣20萬戶。力爭到“十二五”時期實現基本普及農村沼氣建設的目標。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