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QQ截圖20140117111534.jpg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當前位置:首頁 - 生物質能 - 技術

中央3.3億資金支持寧夏農村能源建設

文章來源:農民日報 | 發布日期:2008-09-24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日前,從固原市炭山鄉搬遷到吳忠市孫家灘開發區的馬忠林對筆者說:“俺家是1998年遷來的,家里養了6頭牛,最近開發區搞‘一池三改’,用上了燃氣灶,日子越過越美氣。”在吳忠市,10年間從寧夏南部山區搬遷到這里的移民有40萬人,全都過上了和馬忠林一樣的幸福生活。這是寧夏通過農村能源建設,幫助農民節能、節支,促進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的一個縮影。

據自治區農村能源工作站負責人介紹,近幾年來,自治區各級農業部門,緊緊抓住國家加大農村能源沼氣建設的機遇,積極爭取國家支持,扎實推進生態家園富民行動,根據各地實際,實施了“三位一體”、“四位一體”、“一池三改”、“五配套”等能源生態模式。在農村能源建設方面,中央給予寧夏大力支持,2001-2008年中央投入寧夏用于農村能源建設的資金達3.3億元。在22個市、縣(區)及農墾系統,示范推廣了農村能源利用技術。

自治區已推廣戶用沼氣池14.2萬口,小型沼氣工程50處,規模養豬場沼氣工程4座,推廣太陽灶15.1萬臺、太陽能熱水器20萬臺、太陽房8萬平方米,推廣節能炕、灶50萬臺(鋪),年節約柴草秸稈8億公斤以上;建成秸稈氣化供氣站4座,建設大型和小型沼氣工程60處,使近30萬農戶受益,年增收節支1億多元。僅戶用沼氣池一項,可使農民年戶均增收節支近千元,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農村能源建設成為當前寧夏廣大農民群眾最歡迎的項目,并已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據介紹,到2010年,自治區農村戶用沼氣將力爭突破30萬戶,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30座,實現創建“萬池縣、千池鄉、百池村”的目標。

農村能源建設取得的成果是多方面的。農村戶用沼氣,不僅解決了農民的生活用能問題,也促進了循環農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據測算,寧夏沼氣用戶平均使用化肥農藥數量比非沼氣用戶下降19%左右,每畝單產提高10%以上。

說起農村能源建設,隆德縣城關鎮星火村的農民個個眉飛色舞。毛平錄家的“四位一體”(沼氣池、畜圈、廁所、日光溫室)每年為其創收1萬元,同村劉孝義家的一口沼氣池全年節約煤炭開支1600元。

農村能源建設為寧夏南部山區群眾帶來了新的生產生活模式。一幢幢“塞上新居”分外搶眼,一排排塑料大棚格外醒目,一個個養魚池錯落有致。

“這是石嘴山市在引黃灌區有效利用鹽堿地發展的‘上棚下魚’生態農業立體種養殖模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委書記俞愛山介紹說。據了解,為了給南部山區2.8萬移民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占地100畝投資1478萬元建設的塞上新居工程,于2006年4月開工建設,到2008年初,153戶南部山區農民喜遷新居。圍繞新居,在這里建設了占地537畝288棟“四位一體”(種、養、沼氣、溫棚)的塑料大棚基地。2007年,“塞上新居”的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870元,已超過寧夏農民的人均收入。

據了解,從今年起,寧夏將把農村能源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的“百村示范”、塞上新居等項目結合起來,并將充分利用境內200多萬畝鹽堿荒地,大力發展生物能源技術,通過能源建設幫助農民節能、節支,促進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中國新能源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新能源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能 源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新能源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綜合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