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生物質能 - 技術 |
沼氣發電年省電費約20萬元文章來源:中山商報 | 發布日期:2008-10-21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當前的時代環境要求企業必須將環保責任意識貫穿在整個企業文化的建設過程中。黨的十七大報告將"建設生態文明"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明確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 《中山市節能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全面貫徹落實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強化節能工作。加大對節能的共性和關鍵性技術的研發、自主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吸收創新,將其納入科技開發計劃和產業發展計劃;設立節能技術推廣機構,大力推廣先進節能技術,鼓勵生產新一代節能產品和材料;鼓勵推廣節能自愿協議、合同能源管理等節能新機制。 近年來,在農業畜牧等部門推動下,我市沼氣利用形成了良好勢頭。中山食出公司白石豬場最近與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簽約,籌建我市首座沼氣發電站。這個沼氣發電站提供的電力,除了用于污水處理系統外,還可以向豬場甚至周邊村民提供照明等生活用電,每年可節省電費約20萬元。 投資建設:工程概算240多萬元 在利用沼氣發電技術方面,幾經挑選,豬場先后聯系了國內數家頂尖設計單位和專業的沼氣發電技術裝備企業,恰好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生物質研究中心在尋找沼氣發展的合作伙伴,雙方一拍即合,最近簽訂了合作進行白石豬場養殖廢水處理及沼氣發電工程項目的協議。根據協議,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生物質研究中心提供白石豬場沼氣發電站所有技術支持,以及對沼氣發電站建設進行全面的技術指導,并爭取國家對沼氣發展的政策優惠和資金補貼。 按照有關設計方案,豬場養殖廢水在豬欄附近經格柵過濾后,經管網統一收集到沼氣化糞池,沼氣化糞池對廢水中的糞渣進行消化處理,大量消減糞渣含量,并可收集產生的沼氣供發電用。廢水同時經過厭氧池借助各種厭氧菌類將廢水中的污染物和大分子有機物降解成小分子有機物,厭氧分解產生的沼氣供發電用。經沼氣化糞池和厭氧池處理后,大部分糞渣已被去除,剩余的少量糞渣和污泥收集到污泥干化場,經干化處理后可用于堆肥。沼氣化糞池和厭氧池產生的沼氣由儲氣柜儲存,經脫硫后,采用國內先進的單燃式沼氣發電機發電。 根據這個方案,白石豬場將建設20個沼氣化糞池,總容積2000立方米,還建設厭氧池、污泥干化池、儲氣柜、脫硫塔等一系列設施,采用一套80KW的沼氣發電組,工程投資概算240多萬元。 經濟效益:每年可節省電費20萬元 據了解,白石豬場養殖場現有存欄量超過1萬頭,沼氣發電站設計處理能力是500噸豬糞尿廢水,按每噸廢水可產沼氣1.8立方米,每立方米沼氣可發電1.5千瓦計算,則日產氣量為900立方米,日發電量可達1350千瓦時。方案設計使用80千瓦的沼氣發電機,若發電機每天運行12小時,則日發電量為960千瓦時,其中150.48千瓦時用于污水處理系統,每天可以向養豬場及周邊村民提供用電809.52千瓦時,每年可提供用電約30萬千瓦時,按我市住宅用電電價0.67元/千瓦時算,每年可節省電費20萬元左右。 其他直接的經濟效益還有:沼氣發電處理后得到有機肥將出售,種植高檔菌類植物;所生產的中水可用于豬場綠化供水與附近村民農田灌溉等。 "我們豬場每天產生的幾百噸豬尿糞,經過厭氧等環保技術處理,產生的沼氣用于發電,污水變成了肥水,直排下游蔬菜基地和園林苗木基地,可能下游菜農還會搶著要呢!"羅紹云高興地向記者描繪豬場環保系統的利用前景。 發展前景:創新理念打造"綠金"模式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生物質研究中心孫永明副研究員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認為:"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養豬業以較快的速度向集約化方向發展,但隨之產生了豬場的環境保護、豬糞尿及豬場污水處理的問題。豬場污水處理的最好方法是采用生態學及生物學處理,在生物學處理過程中,需要經過厭氧發酵,厭氧發酵過程中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產生沼氣及含氮、磷等物質。" "沼氣是極好的能源物質,其熱值較高,燃燒后僅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如果豬場中沼氣的產量充足,就可以作為發電的能源。"作為國內在沼氣發電研究推廣方面居于領先地位的科研單位,在和白石豬場的接觸中,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生物質研究中心對白石豬場注重科技、追求環保的意識十分贊賞,因此決定與該場展開充分的合作。[NextPage] "沼氣發電只是我們豬場為了進一步改善養殖場污染,規劃建設污水處理系統時的'衍生物'。雖然可能其效益不一定和設計方案一樣,但它的環保效益卻不用置疑。"羅紹云說,白石豬場從建立之日起就十分注重生態環保,他們很早就形成共識:"綠"(環保)與"金"(競爭優勢和商業利潤)的協調,將是現代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綠色"已經成為企業在競爭中繞不開的壁壘。如何將綠色行動轉化為一種可以贏得高額回報的投資行為,讓環保成為企業的一個真正的競爭優勢,將是未來企業發展和崛起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而白石豬場的"生態經濟"模式,就是除了在生豬等產品上形成"綠色"的競爭優勢之外,還在于進行可再生能源的循環有效利用,以創新的能耗利用理念與領先的環保節能技術,將這里打造成一個隨時隨處充滿驚喜的"綠色空間"。 規劃設計:沼氣發電"自給自足" 在白石豬場的養殖場,"安家"在配種懷孕舍的"豬媽媽",慵懶而幸福地享受著吹風機清風送爽的"單間"生活,細嚼慢咽地品嘗著美味的食物以及"自動傳水機"送來的新鮮、衛生而充足的飲水……為了這些"豬媽媽"的"星級"待遇,豬場每年要花費不少的電費;而近兩年來,柴油提價"節節高",豬場的飼料廠因此增加了許多成本。 "我們一直致力于發展生態產業,實現資源的環保循環利用。做到在養殖場里,豬糞來發電,廢水可養魚。"白石豬場副場長羅紹云向記者介紹,在豬場養殖場規劃的過程中設計了眾多配套環保項目,發展沼氣利用項目和污水處理項目同時納入了其中。在養殖場運作中,原來場內的規劃多個氧化塘用于廢水收集、處理,廢水流經氧化塘后,流入魚塘。僅靠氧化塘的自凈能力處理污水,將難以適應豬場發展的需要。一向注重科技和環保的白石豬場因此計劃采用最先進的技術設備,在氧化塘的基礎上建設污水處理系統,利用污水產生的沼氣發電,達到環保循環的目標。 按照豬場沼氣發電站的設計方案,豬場今后部分所需要的水、電、熱能可"自給自足",利用豬糞豬尿轉化而成的沼氣發電項目將使這里儼然成為一個典型的循環經濟示范區,"豬媽媽"們"星級"待遇將有穩定而環保的保障,飼料廠不用再擔心柴油漲價了。 ■相關鏈接 養殖場沼氣發電大有可為 目前,在農業畜牧等部門推動下,我市沼氣利用形成了良好勢頭。據了解,在以前的推廣利用中,考慮更多的是其環保作用,而沼氣發電這種形式今年才開始。三鄉鎮南龍村養豬專業戶陳建友于今年4月安裝我市首臺沼氣發電機,引起了我市許多養豬專業戶和養殖場對沼氣利用的熱潮。他利用柴油機改裝而成的沼氣發電機,功率達到30千瓦,每天工作四五個小時,可以利用沼氣發電150千瓦時,完全滿足養豬場內飼料粉碎機的飼料加工,帶動抽水機和排風機,以及用于照明、煮飯等日常用電。據測算,陳建友利用沼氣發電一年可節省六七萬元電費。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