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生物質能 - 技術 |
科學家發現生物質新用途文章來源:科學與發展網絡 | 發布日期:2008-10-22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一個由中美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研發出了一種新的催化劑,它能將纖維素這種生物質中最常見的形式直接轉化為一種有用的化學物質,即乙二醇。 乙二醇目前廣泛應用于各種產品中,包括聚酯纖維和汽車防凍劑。 這種催化劑經過改良后一旦商業化,就將能夠降低乙二醇的生產費用。此外,研究人員說,因為其起作用的原材料不是糧食,它也不會威脅到糧食安全。 目前乙二醇主要來源于原油,但原油的儲量正在急速下降,因此,能夠在糧食秸稈和木材廢料中廣泛獲取的纖維素就成了更好的選擇。 但是,將纖維素轉化成乙二醇的過程目前仍十分緩慢,且需要包括鉑類金屬在內的幾種貴重的反應介質。 而這種由碳化鎢和鎳組成的新的催化劑可以極大地簡化這一過程,并且將纖維素百分之百地轉化,美國德拉維爾大學的陳經廣教授介紹說。陳經廣是該研究團隊的領頭人之一。 陳經廣補充說,碳化鎢和鎳的組合將乙二醇在最終產品中的含量提高到了61%,而單純使用碳化鎢產生的乙二醇只占最終產品的27%。 研究團隊的另一領頭人、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張濤說,同現有的鉑類金屬催化劑相比,這種新的催化劑很有可能將乙二醇的生產成本降低50倍。 但是研究人員也表示,欲將這一催化劑商業化,還有兩個關鍵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新的催化劑需要高溫和高壓才能起作用。“如此的高壓工業化生產將是很昂貴的。”陳經廣說。 另一個問題是最終產品的提純。“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如何將最終的一些醇類副產品分離開。”張濤說。 中國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的一位高級官員王中穎表示,盡管目前對這一催化劑的前景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但是類似的研究對任何國家都有“戰略意義”,特別是在當前面臨能源短缺和日益增長的食品需求的情形下。 該項研究已經于上月(九月份)在線發表于德國的《應用化學國際版》期刊上,并將于11月發表于該期刊的印刷版上。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