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生物質能 - 技術 |
黑龍江肥料化利用秸稈文章來源:工人日報 | 發布日期:2018-06-27 | 作者: | 點擊次數:
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和畜牧大省,作物秸稈在農牧林廢棄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全省各類作物秸稈年產總量約4000萬噸,約占全國的八分之一。而秸稈經科學處理后可應用于建材、造紙、養殖等多個領域。秸稈經濟如何從理論、模型走向可以變現的操作,已經成為不能回避的問題。 6月14日,在“第二屆中國國際秸稈生物質能源發展高峰論壇暨秸稈產業園項目投融資洽談會”上,秸稈處理成為一個重要討論點。一般認為,秸稈肥料化利用是其資源化利用的主要形式,與傳統還田處理方式不同的是,秸稈在肥料化利用道路上還有更大的作為,也被視作是放錯地方的寶貴資源。 相比于傳統的堆肥發酵,秸稈制成的有機肥有機質含量高達90%以上,并且只需要3~4個小時的生產時間。 秸秸高肥業集團公司的生產成果——秸稈有機肥,一噸秸稈=50公斤氮肥+110公斤鉀肥+11公斤磷肥。由于秸稈有機肥不需要堆放發酵,因此其工廠占地面積只有傳統制有機肥工廠的十分之一,加之生產流程已經實現標準化,因此具備在多地設廠的可行性。據了解,秸稈有機肥工藝已經在上海、山東等地運行了十年以上。 而目前,國家只是圍繞推動秸稈產業,對秸稈綜合利用的產品、對生產企業給予支持,但對秸稈的收儲運缺乏相應的政策和措施。 此外,業內人士一致認為,秸稈利用和治理不僅要注重眼前的“治標”,更要注重長遠的“治本”,應該更多關注如何讓秸稈經濟循環起來、持續下去。 目前,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利用秸稈等農牧廢棄物為原料培育出的大球蓋菇便是一個較好的應用范例。大球蓋菇有“赤松茸”之稱,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在大田露地、玉米地間作、水稻棚等地均可生產,收獲之后的菌糠回田,能夠有效增加土地肥力,實現“秸稈從農田中來,回到農田中去”的理念。種植大球蓋菇每畝的成本約6000元,畝產鮮菇可達2000至3500公斤,畝效益達5000元以上,是精準扶貧的好項目。 此外,壓塊后的秸稈在作為飼料時具有不易變質、利于消化吸收、適合牲畜反芻等特點,也還是電廠的重要燃料。據了解,當前,在生物質發電的電廠,秸稈收購采取的模式多為敞口收購,這種收購方式的特點是收購量大且收購周期長,可以覆蓋全年。因此,黑龍江省的秸稈壓塊站多建設在電廠周邊,可以最大程度地擴大規模、提高產量、控制成本。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