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太陽能 - 光伏動態 |
陸川:暫時的市場錯配不改光伏行業高成長趨勢文章來源:太陽能發電網 | 發布日期:2024-07-25 | 作者: | 點擊次數:
7月24日,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主辦的光伏行業2024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在浙江溫州舉行,正泰新能源董事長陸川在致辭中表示,去年以來,光伏行業發生了階段性供需失衡及市場錯配等系列問題,行業面臨新一輪震蕩期,但全球的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并沒有改變,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是充分的、可期的,暫時性的市場錯配不能改變產業高成長性的趨勢。 陸川呼吁,光伏企業應積極應變、主動求變、變中取勝,堅定穿越周期的信心。 以下為陸川先生的致辭全文: 今年,正值中國光伏協會成立十周年,也是正泰集團創立40周年。今天,在潮平海闊,千帆競發的甌江江畔,光伏行業同仁齊聚一堂,見到了很多熟悉、親切的面孔。我謹代表正泰集團,歡迎各位領導、嘉賓來到正泰創業的起點——浙江溫州。 當前,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共識,碳中和進程持續加快,全球能源結構正經歷深刻變革。光伏以不可替代的優勢引領著這場變革。我國光伏行業在政策引導、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下,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我們見證了國內產業鏈、供應鏈的崛起,技術創新的力量,政策支持的重要性,也深刻感受到市場競爭的多變與嚴峻。 回顧過去,中國光伏行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跨越式發展,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作出重要貢獻。在這個過程中,光伏發電已擺脫補貼扶持,成為最便宜的新建電源,參與全球市場競爭。 然而,去年至今,光伏行業市場環境驟變:光伏需求雖然仍維持高位增長但增幅略有放緩;階段性的供需關系失衡、市場錯配,造成產業鏈價格快速下探;產業技術路線迭代,N型成為主流,隨之而來的產能加速優化,帶來一系列資產減值問題……這一切都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新一輪產業震蕩期來臨,行業發展正面臨諸多挑戰。 “唯恒者能行遠,唯思者能常新。” 我們也要充分地認識到,全球能源變革的趨勢沒有變、全球市場需求和發展潛力沒有變。未來五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復合年增長率將超過8.7%,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將提高到近58%。行業發展前景是充分的、可期的。暫時性的市場錯配不能改變產業高成長性的趨勢。希望全行業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引導、支持下,積極應變、主動求變、變中取勝,堅定穿越周期的信心。為此,我們呼吁: 穩定的國內市場,是我國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盤”。一是期待政府部門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發展并重的舉措,出臺相關政策,進一步形成穩定的國內光伏發電的新增裝機市場預期。鼓勵各類企業進一步投身于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和“千家萬戶沐光行動”;進一步明確光伏用地、用林、用草、用海政策,保障各類光伏+項目的順利落地實施;并推動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通過有效的市場機制來促進新能源消納和新能源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二是“雙碳”背景下,我國綠色能源產業鏈上、中、下游已形成了一個完整、協同的生態體系。從原材料供應、設備制造,到綠色能源生產與轉化,再到綠色能源應用與銷售,產業鏈規模已達萬億級。期待全行業共同努力,加強行業自律、共同打造健康的光伏產業發展環境。加強產業鏈協同和產能利用率、市場需求等信息共享互通。避免產能重復建設、盲目擴張。合理化光伏上游產能建設與釋放,減少上游材料價格波動。 最后,在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雙重驅動下,能源科技創新進入持續高度活躍期。我國光伏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發展,將帶來光伏技術發展的窗口期,促進產業技術深度轉型升級。期待產學研等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持續提升光伏技術與應用模式創新。充分發揮國家能源研發創新平臺的引領帶動作用,推進高效太陽能電池的關鍵技術攻關,推動關鍵基礎材料等技術升級;鼓勵 “源網荷儲”、“虛擬電廠”、“智能微電網”等新技術、新業態的市場應用,形成新的產業鏈和價值鏈。 正泰,作為一家擁有電力新能源全產業鏈優勢、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的企業,40年來深度聚焦電力與新能源行業市場,通過全價值鏈營銷等業務模式創新發展,與新能源行業上、中、下游企業建立合作。我們堅信,光伏不僅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力量,更將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新型能源體系的主力。 弄潮兒向濤頭立,風起正是揚帆時。 回望來時路,十年前,中國光伏行業曾面對過三頭在外、沒有市場、沒有技術的至暗時刻;十年后,我國光伏產業在充分競爭中練就了真本事,豐富了全球供給,正因為行業前景大好,才引得“百舸爭流千帆競”,出現所謂的產能過剩、暫時性的市場錯配等問題。相信智慧的中國光伏人,有勇氣、有擔當、有能力,破題行業困局,在全球能源轉型的變革大潮中,找到自己的浪頭,揚起遠航的風帆,沐光而行,一路向前! 最后,祝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十周年生日快樂!祝各位嘉賓工作順利、身體健康!謝謝!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