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QQ截圖20140117111534.jpg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能源進展 - 研究動態

走新疆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文章來源: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2008-10-17 | 作者:張建新 | 點擊次數:

    所謂新型工業化是在數字技術出現之后,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管理和生產的智能化。相對傳統工業化具備四個特點:經濟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眾所周之,與發達省市相比,新疆新型工業化建設,起步晚、底子薄、水平低,但我們也有發達省市所不具備的優勢。新疆不僅擁有豐富的地下資源,也是水土光熱資源的富集區,有面向中亞、西亞、南亞、東歐及俄羅斯市場的區位優勢。所以,走具有新疆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利用區域優勢資源,抓住新型工業化的核心進行發展。

    在大力倡導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時代,國務院 32號文件提出要將新疆建成“我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利用示范基地”,這對于新疆工業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對新型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無疑是巨大的機遇與挑戰。

    利用區域優勢資源,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

    走新疆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要體現新疆特色。新疆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全年日照時數為2550—3500小時,日照百分率為60%—80%,年輻射總量達5430—6670MJ/m2,年輻射照度總量比我國同緯度地區高10%~15%,比長江中下游地區高15%~25%。居全國第二位,僅次于西藏高原。全年日照大于6小時的天數為250—325天,日照氣溫高于10℃的天數普遍在150天以上,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帶來了巨大的產業發展優勢。

    新能源作為新型能源的倡導者,首先要緊緊圍繞新疆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對我區豐富的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進行了綜合開發利用,通過光伏光熱技術的開發利用,推動了太陽能發電、揚水等在沙漠治理、鐵路、通訊、油田、國防、城市亮化、居民生產生活等領域的應用。

    截至目前,新疆太陽能戶用系統和光伏電站約8500KW,僅我公司就建設了620座太陽能光伏電站,推廣80000多套光伏戶用系統,解決了71個無電鄉鎮、568個無電村、108670個無電戶、近40萬無電人口的清潔用水和生活用電問題,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環境得到極大的改善。如果按照全年300天計算,太陽能發電8500KW,每1KW電站全年可提供電力1500度,每千瓦電站相當于減少500公斤標準煤,減少131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即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1500噸,相當于減少4400噸左右標準煤消耗,為新疆的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立足區情、強化戰略發展,做大做強新疆工業企業

    實現新型工業化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重大戰略任務,認真研究國內同行業優勢企業的發展,無一不是因超前研究和判斷了行業的發展態勢,超前規劃了企業的發展戰略,腳踏實地去實施,最終才抓住了機遇,贏得了公司的發展,而這正是我們所缺少又急于解決的事實和現狀。如何在新型工業化發展的道路上,做大做強新疆工業企業,就是要立足區情,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明確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

    在過去的十年里,國內太陽能產業剛剛嶄露頭角,應當說也實現了較快的增長。以新能源為例,截止2007年12月31日,資產10.3億元,是成立之初的20倍;工業總產值近8億元,是2001年的40倍;實現利稅3500萬元,是2001年的17倍,確實實現了高速跨越式的發展。

    但如今,在國內外太陽能行業迅猛發展的大環境下,國內太陽能產業面臨著“兩頭在外”的困境:光伏產業大致由四個環節構成,環節中產品和利益的流動,組成了整條產業鏈,而在太陽能發電的產業鏈中,中國恰恰缺失了開頭的提純技術和收尾的市場普及這兩個最關鍵的內容。然而也在近幾年里,日益嚴峻的原材料問題迫使部分廠家向產業鏈上游延伸,我公司也正在積極尋求發展契機。

    2008年4月,控股公司特變電工在國家級烏魯木齊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舉行了“特變電工多晶硅聯合新能源項目”的奠基儀式。項目一期投資16億元,建設規模1500噸,2009年底投產。預計 “十二五”末將建成12000噸規模,實現收入300億元、利稅100億元,增加就業崗位近萬人。此項目的建成將形成我公司 “多晶硅原料→太陽能級硅片→電池組件→控制逆變系統→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集成”的產業鏈。以日趨完整的產業鏈條,定位公司發展方向,形成清晰的發展戰略,利用我區豐富的煤炭資源、太陽能資源,打造新疆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利用示范基地。

    注重培育自主創新能力 推動太陽能項目的城市應用

    走新疆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要以科技創新為先導,提高技術研發和科技創新在生產中的貢獻和作用,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截止到2007年12月,新能源共申請專利72項,其中實用新型60項,外觀設計6項,發明專利4項,技術秘密2項,共授權54項,其中實用新型46項,外觀設計6項,技術秘密2項。 公司的光伏戶用電源產品和光伏電站產品連續兩屆被評為新疆名牌產品,使我公司自主品牌價值不斷提升。所以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能力是衡量一個企業發展水平的重要砝碼。

    從新疆地理環境以及新型工業化建設思路來看,新疆的生態環境比較脆弱,這是一個基本的區情。新疆發展現代化工業,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走高耗能、低產出的舊路。要構建和諧社會,就必須發展節能循環經濟,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統一協調,促進新疆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和水利資源的充分、有效地轉化,促進我區節約型社會的建設。

    為此,我們要不斷加強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太陽能路燈、太陽能交通信號燈,太陽能集熱系統等一系列太陽能項目在城市中的應用,不論是政策的支持力度,還是企業的研發能力都要跟上。從政策的角度出發,首先,政府應起帶頭作用,在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優先考慮安裝太陽能光伏系統,在大中型城市中新建標志型建筑物上,實施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項目,作為示范工程逐步推進;其次,制定相關政策和法規,鼓勵光伏產業和項目的發展,可在項目資金支持上給予傾斜;第三,在稅收等方面加大對節能型建筑商家的優待政策。逐步推進太陽能城市亮化、建筑節能、集熱采暖等降低城市能耗的項目的普及。

    從企業的角度出發,首先要加大研究開發的投入,從技術創新和突破上加快降低光伏產品成本的步伐。要將利用太陽能給建筑物供暖、空調、熱水、供電等單項技術的示范應用研究普遍展開,在比較成熟的城市亮化技術的基礎上,深入研究太陽能光伏幕墻建筑材料,并在太陽能熱轉化效率和利用效率上狠下功夫;其次要加強與國際合作和技術交流,促進光伏技術、產業和市場的發展。

    全面加強新型工業化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是事業發展的根本。要著眼工業化建設的需要,著力培養造就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尤其是具有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力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和適應新疆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新能源員工總數429人,其中,各類大中專以上學歷員工390人,占員工總數的91%;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18人,中、高級技術職稱人員45人,占員工總數的11%。行業人才是當今社會非常珍貴的人力資源,在生產力各要素中占有重要地位。

    很多企業發展的事例說明,用好一個人,能搞活一個企業,用錯一個人,能搞垮一個企業。我們也要在用人上轉變觀念,放寬眼界,既要注重培養一大批出色的經營管理人才,也要切實注意保護好人才。

    走新疆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就要積極融入全球經濟大循環,以開放的思路,世界的眼光來定位和謀劃我們在全球經濟、區域經濟中的位置。

    立足偉大的21世紀,在可再生能源不斷發展的今天,新能源作為新型能源的倡導者,作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開發者,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依托強大的科研力量,致力于太陽能的研究、開發及應用,努力營造優秀的高新技術企業文化,運用科學管理思想和手段,創造知名企業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中國新能源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新能源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能 源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新能源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綜合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