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QQ截圖20140117111534.jpg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能源進展 - 研究動態

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陳求發談和平利用核能

文章來源:新華網 | 發布日期:2008-10-17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國際原子能機構第52屆大會9月29日至10月4日在維也納召開,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陳求發率中國代表團與會。大會期間,新華社記者就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工作以及當前和平利用核能所面臨的主要挑戰等問題對陳求發進行了專訪。

    陳求發說,國際原子能機構自1956年成立以來,積極應對能源供應、環境保護、防范核恐怖主義、核安全等方面的挑戰,贏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和有力支持。

    過去一年里,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支持有關國家建立核電基礎結構、開展新型核反應堆及燃料循環研究、推進核技術在癌癥治療等方面的應用、建立健全全球核安全制度以及核保安培訓等方面進行了積極努力。此外,機構還向160多個國家提供了核保障監督。

    在談到國際核安全領域面臨的挑戰問題時,陳求發指出,在遵守不擴散義務的前提下,每個國家均享有和平利用核能與核技術的權利。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不斷攀升和全球變暖影響的不斷擴大,核電正在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許多國家重新評估核電在能源安全中的戰略地位,把發展核電作為滿足能源需求、增進能源安全的重要選擇,核電復蘇的態勢已經出現。

    盡管50多年來的實踐證明,核電是一種清潔、安全和經濟的能源,但核電的利用與發展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一方面,由于核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對其進行應用的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必須首先解決核電站的安全建設問題,同時還要妥善應對核燃料可靠供應、放射性廢物安全處置和公眾接受等復雜問題;另一方面,如何確保核技術及核材料的和平利用,防止敏感技術及核材料被用于非和平目的,防止放射性物質或放射源被國際恐怖主義分子獲取,也是當今國際社會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對此,陳求發指出,作為核領域中唯一的政府間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應對這些挑戰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認為,國際原子能機構應繼續發揮專業優勢,切實在核電及核技術應用的基礎結構、人才培養、燃料循環供應等方面為成員國提供支持和幫助。他說,盡管目前全球核安全水平正在不斷提高,但近年來發生的一些核泄漏事件使國際核安全形勢不容樂觀。機構有義務而且有能力通過技術合作渠道,為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核電新興國家在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核安全法規和標準體系等方面發揮作用。

    關于防核擴散問題,陳求發指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已經賦予國際原子能機構確保核能和平利用的權力。因此,機構應根據自身的職責,進一步加強與成員國合作,充分利用有限資源,獨立、公正、客觀、平衡地履行核查義務,并努力提高核保障監督體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陳求發說,中國自1984年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以來,與機構進行了全方位且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國在核技術、核安全、放射性廢物、核保安、人力資源培養等方面爭取到機構的大量援助。在今年的北京奧運會期間,機構不僅派專家協助中方開展了9次奧運核保安專項培訓,還提供了一批中方急需的放射性檢測設備,為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提供了重要支持;在今年中國汶川地震救災中,機構為中方提供的培訓和專用設備也在搜尋和回收被掩埋在廢墟中的放射源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陳求發說,在防擴散方面,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家,嚴格履行自身在核保障、出口控制等方面承擔的國際義務,同時也積極參加機構在保障監督方面的各項活動。他指出,中國的核電事業正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期,它所帶來的人力資源、核安全標準等方面的新挑戰,使中國需要繼續得到國際原子能機構和其他成員國的支持與幫助。同時,中國也愿意將自己開展核能和平利用的經驗和技術與機構及其成員國分享,為核能造福人類做出自己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中國新能源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新能源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能 源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新能源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綜合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