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能源進展 - 研究動態 |
東方愚:彭小峰和施正榮的非典型成功文章來源:國際航空報 | 發布日期:2008-10-21 | 作者:東方愚 | 點擊次數:
剛剛發布的“2008胡潤能源富豪榜”上,彭小峰(270億元)與施正榮(190億元)仍高居前兩位,他們分別執掌的江西賽維和無錫尚德,以中國兩家太陽能巨頭企業一度為公眾熱議。 彭施二人屬兩種不同風格———一個是三十來歲的年輕小伙,一個是師從諾貝爾環境獎得主、“太陽能之父”馬丁·格林的歸國博士;一個來自草莽,一個是專家出身;前者做太陽能上游原料,后者做太陽能產業終端;當然,他倆的共同點之一是,都能講一口流利的英文。 兩人另一項共同之處是,財富積累速度之快令人嘆為觀止。無錫尚德從2001年初成立,到2005年底在紐交所上市,歷時不足5年。江西賽維從2005年7月成立,到2007年6月登陸紐交所,用了不到兩年時間。 施正榮和彭小峰,這兩位超級能源富豪的誕生,盡管有其必然性,比如前者的能源科學家背景,后者嗅覺的極度靈敏。然而這些元素構不成二人異軍突起的充分條件———沒有企業所在地政府當初的大力支持和力排眾難,尚德和賽維至少不會那么順利。他們是權力護駕下民企飛速成長的兩起經典案例。 尚德案例的精彩之處在于,政府以行政命令方式,在風險投資機制上給民企創新以大力支持———國資入股給尚德以關鍵一推,國資退出又為上市掃清障礙。無錫市委書記楊衛澤的表態直截了當:“如果一個國家有三家單位,一家企業、一個政府、一家事業單位,同時只能選兩家的話,那么我們只會選企業和政府,而不會去選那個事業單位。為什么?因為政府要靠企業,企業是納稅人。” 賽維案例同樣非常典型。當初彭小峰為試探江西新余政府的誠意,提出三個近乎苛刻的條件。一,政府協助賽維引進人才;二,協助解決2億元的資金缺口;三,必須保證24小時雙回路供電,而且電價要優惠至四毛錢一度。這幾個條件為當地政府悉數答應。 據《環球企業家》報道,2004年全年,新余市財政總收入也不過18億元左右。“更重要的是,將這筆巨款借給一家民營企業,一旦出現問題,我本人的政治風險極大。”當地領導說。不過,他還是親自帶隊找到江西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以新余市財政作擔保,發放信托產品融資1億元。剩下的1億元則由省市財政“七拼八湊”而成。 兩起案例中,企業得到了什么?尚德得到了寶貴的原始啟動資金、寬松的政策環境和掙脫傳統體制的機會,賽維得到了必要的啟動資金、難得的科技人才和穩定的發展預期。這一切便成就了中國光伏產業帝國的兩個翹楚。 政府得到了什么?國資的增值、稅收的猛增、投資環境的極大改善、就業問題的緩解,更重要的,無錫和新余,兩張城市名片為國際所熟悉,影響力和美譽度迅速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賽維上市,彭小峰和他的高管團隊擁有的期權財富數以億計,不少賽維普通員工都擁有期權。據稱,紐交所一位高管曾經這樣評價:很少見到一家公司幾乎一半的員工甚至車間工人都擁有公司的期權。 施正榮和彭小峰的財富傳奇被津津樂道,“無錫模式”和“新余模式”被廣為傳頌。事實上,這兩起案例并不容易被復制。雖然行政力量調節資源在短時間內極有效率,但依靠的是個別官員對時局的判斷,面對未來國際國內環境的復雜變數,尚德與賽維未來的路還很遠,挑戰也會更大。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