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能源進展 - 研究動態 |
能源草之惑:與糧爭地引發憂慮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發布日期:2008-10-23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10月16日,浙江蘭溪熱電有限公司種植的“能源草”收割投爐,經過測量估算, “能源草”在蘭溪市的生長環境下,每畝鮮草的年產量達4.5萬斤,用于鍋爐發電,相當于3.5噸電煤。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認為,如果上述產量屬實,在能源草不與糧爭地和爭水的原則下,可以在適宜生長的地區推廣,“必須是三荒地,即使土地能改造成耕地的也不可以”。 泛華建設集團高層亦在研究“能源草”詳情,為即將在山東濟南建設的生物質發電廠尋找穩定的原料。除泛華集團正為未來生物質發電原料頭疼外,國能生物發電有限公司這樣的國企亦開始投入人力調研“能源草”發電可行性。 據北京農業局網站消息,中國已收集能源草品種有8個:荻、蘆竹、象草、柳枝稷、草蘆。目前北京在京郊昌平等地種上了這些能源草,11月將收割。 根據《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2010 年,生物質(包括秸稈、稻殼、能源草等)發電總裝機容量要達到550萬千瓦,到2020年要達到3000萬千瓦。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的信息,匈牙利培育出的“能源草”壓縮成草餅后的燃燒值接近甚至超過槐、橡、櫸、楊木等,而種植成本只有人工造林的1/5-1/4,燃燒后產生的污染物也很少,符合環保的要求。到2015年匈牙利能源草工業化生產面積可能達到100萬公頃。 但中國糧食安全一直為重中之重,能源作物與糧爭地的問題也更加引人關注。 蘭溪熱電有限公司試種能源草后,反對的意見也不絕于耳。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蔣高明就認為,“能源草”達到上述產量,在栽培過程中使用大化肥、大水分,并保持相當高的種植密度和強度。如果耗費大量的人力,這就背離了以“能源草”替代煤炭的初衷。 據估算,一個熱電廠每天最少要消耗2000噸煤,一年就是72萬噸。那么,要填飽一個中小型電廠的肚子,一年至少要種18萬畝能源草,這個面積幾乎相當于一個中等規模縣的耕地總面積的10%-30%。如果將影響能源草產量的因素(干旱、鹽堿化)考慮在內,需要的種植面積可能會更大。大規模生產能源草,很可能會擠占耕地。 “大規模推廣的話可能耕地上也種上了草。”發改委專家擔心。 雖然能源草發電引起爭議,但仍然不斷有新的項目投入建設。泛華集團人士告訴記者,正在建設的電廠位于黃河古道附近有大量的不毛之地。當地政府也十分支持電企的建設。在他看來,土地并不是問題,但他也強調不會去與糧爭地。 “現在就缺一個適應山東的土地、氣候和環境的能源類植物,它的年產量有多少?種植是否費力,要多少人工,多少肥料,好不好管理?” 而浙江蘭溪熱電有限公司亦忙著四處尋找可以種草的土地。 生物質發電十字路口 2006年底,中國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就已經超過220萬千瓦。到2007年底,又新核準的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達到80多個,總建設規模在200萬千瓦以上。 發改委專家指,現在生物質發電(包括秸稈、稻殼、能源草發電等)有兩個亟待解決,一個是原料供應,另一個是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補助并沒有正式到位。 造成原料供應不確定的原因很多,比如秸稈發電就面臨秸稈季節供應問題,儲存問題,運輸問題,農民漲價問題等等。 現行生物質發電的上網電價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2005年脫硫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加補貼電價組成,補貼電價標準為每千瓦時0.25元。后來又加了0.1元的補貼,但這些補貼很多地方都沒有到位。 上述發改委專家承認,有些企業已經出現虧損和停產,生物質直燃發電行業必須要謹慎。如果把2005年到2007 年看成我國生物質直燃發電行業的快速發展期,那么,面對當前出現的問題,至少在今后一段時間內,生物質直燃發電行業應該進入一個調整時期,“現在已經到了生物直燃發電的十字路口”。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