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QQ截圖20140117111534.jpg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能源進展 - 研究動態

“后奧運時代”:新能源企業新里程

文章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 發布日期:2008-10-23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從衣食住行到各個細節,北京奧運處處體現了“綠色奧運”的宗旨,也充分發揮了綠色新能源的力量。而在奧運會圓滿落下帷幕、中國經濟進入“后奧運時代”之際,新能源行業與企業是否能夠借勢而上,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它們又將面臨哪些挑戰?

天普太陽能工業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參與了奧運建設的新能源企業,日前,記者就這一系列問題對天普總經理程翠英進行了專訪。

奧運工程不是一天建成的

記者:奧運期間,天普承建了奧運安保志愿者大樓和奧運武警戰士大樓的太陽能工程。參與建設奧運會工程對企業有怎樣的啟發意義?

程翠英:其實,為志愿者和武警戰士大樓建設太陽能工程,并不是我們跟奧運會唯一的一次接觸。根據“綠色奧運”的要求,北京奧運會各體育場館與運動員村等奧運建筑中大范圍采用太陽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這些建筑的設計和建成在一定程度上將直接影響到我國未來能源利用的發展方向。為此,我們天普公司早在新世紀初就承擔了北京2008奧運會建設的科技專項,即由北京市科委立項,國家科技部、中科院支持的《新能源綜合利用研究示范》項目,為奧運新能源建筑群設計方案的整體制定做前期的研究試驗,并為這一類建筑項目在更大范圍內的應用推廣提供論證依據和示范。

2002年8月我們基本建成了天普新能源示范樓主體部分,2003年底通過驗收。示范樓主樓建筑面積有8000平方米,四季恒溫,其中太陽能等新能源替代建筑用能80%以上,年節約費用82%,同時能有效地降低污染物排放和電力消耗。通過示范樓這些年來的日常運行,我們收集了很多數據,為承建奧運工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通過它向社會公眾進行了很好的科普宣傳,奧運期間就接待了60000多人次。這些都是千金不換的寶貴經驗。

參與奧運工程,為綠色奧運出力,代表了太陽能企業在中國綠色經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另一方面,我們的工程喚起大家對環保和新能源更大的關注,這對整個行業也是個很好的開始。

標準先行,才能造福強制安裝

記者:目前,一些省市推行太陽能強制安裝,對此社會上存在爭議:這是節能環保的好事,對企業來說也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產業和技術成熟度不高,政府標準相對較低,消費者認知也不夠。有業內人士擔心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對此您怎么看?

程翠英:這確實是大家都很關注的問題。我覺得強制安裝本身是件好事,也是早晚的事,因為它利于全社會節能環保,也利于行業發展。但最初起步的階段難免會有一些不和諧的因素,像剛剛成長起來的一些小品牌,急于求成的心理或許比較嚴重,因此走了彎路,出現了一些“作坊式”的粗制濫造產品。

所以,目前太陽能行業已有的標準需要不斷修整和完善,更需要新標準的制定。在這樣一個過渡期,我們看到一些比較成熟的大品牌在做的企業標準已經遠遠高于國家標準,給自己加壓,對用戶的負責,是行業面臨的一大挑戰,也是為了確保行業健康發展。

以我自己的企業為例,很多小企業要買我們的二級品或三級品,我們是不賣的,就算砸掉也不會賣給他。廠里有些年紀大的工人看到會流淚,因為他們認為這些東西都是還能用的,但我們不能賣,那樣對這個行業是沒有好處的。

作為一個新的產業,太陽能跟別的行業有些不同:每一次數據的搜集、標準的制定,都是在廠家高度參與下進行的。我常說“做這個行業要有陽光的心態”,太陽能廠商一定要加倍自律,無論是服務還是對老百姓的承諾。

安全為大,拓寬應用領域

記者:太陽能系統的安全性為什么越來越受到關注?程翠英:因為太陽能應用的半徑在不斷延伸。過去20多年中,很長一段時間,太陽能都是主要用于家庭日常生活,但近年來,它被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醫療等領域,這就必須得保證一個很穩定的能源供應系統才行,絕不能說停就停。

天普剛創業的那幾年以做家庭熱水器為主,往后就延伸到學校、賓館、軍隊這樣整體的解決方案,近十年在建筑方面研究比較多。我們的目標就是把太陽能設施無縫嵌入建筑,第一可以作為建筑構件,第二又能提供后備能源,與建筑融為一體化的一個模塊。最近,我們又承建了浙江亞太特寬幅印染有限公司的太陽能系統改造及綜合利用項目,其中一期3000平米工程已經落成。這個項目的意義在于,一是真空管熱水器第一次用在同類項目上,這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目前來說也是最大的一個工程,另外就是在工業產業上的應用,面積也是最大的。

新能源企業應有更強責任心

記者:最近您提出“改變觀念,提倡意識”,這可以看作新能源企業或太陽能行業對未來發展的要求和期待嗎?

程翠英:太陽能畢竟是個新的產業,我們做了20年,國內整個行業總共的歷史也不過30年。在這30年間,太陽能行業簡直是從無到有,一步步走過來,終于在國家提倡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駛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某種意義上說,大家對后奧運時代的關注,就包含了新能源企業的機遇與挑戰。綠色奧運的建設過程,使企業的品質意識和品牌觀念有了一個較大的提升和促進。在后奧運時代,與其說要加速推進太陽能的持續普及,不如說,當務之急是更加重視市場的規范和長遠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中國新能源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新能源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能 源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新能源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綜合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