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能源進展 - 研究動態 |
國際專家認為三峽工程生態影響總體利大于弊文章來源:新華網 | 發布日期:2008-10-30 | 作者:徐燁、沈翀 | 點擊次數:
在湖北宜昌召開的“三峽工程與長江水資源開發利用及保護國際研討會”上,來自美國、俄羅斯、法國等18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專家學者,對三峽工程進行了實地考察,認為從目前的情況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對生態的影響總體上利大于弊。 多次來華考察、見證 了三峽工程建設全過程的國際水電協會主席瑞法特·阿卜杜勒·馬力克博士說,和任何大型工程一樣,三峽工程對原有的生態環境也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比如泥沙淤積、洄游魚類繁衍等問題,但是整體上看,三峽工程對生態的影響是利大于弊的。 他說,水能是最干凈、可持續性最強、最可靠的可再生能源,是發展其他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支撐。目前,廣大發展中國家水能資源開發程度不到20%,只相當于西方發達國家的四分之一,應大力發展水能資源,使人民從中獲益。 馬立克說,中國已經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來減輕三峽工程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全球水伙伴高級顧問卡里德·穆塔杜拉表示,三峽工程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了大量清潔能源,累計發電2700多億千瓦時,減少了2億多噸二氧化碳的排放,并通過水庫調度保證了長江中下游工農業用水,中國應建設更多像三峽工程這樣的項目。 大自然保護協會水資源管理技術顧問杰夫·奧伯曼說,建造大壩最重要的是選址和規劃,相信三峽工程已經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當然,建造任何大壩都可能對環境帶來負面影響,因為它會阻礙河流的正常流動。 這位頗具影響力的環保人士說:“不過我很高興地看到三峽總公司一直致力于不斷研究和改善水庫的運行和調度方式使工程發揮最大效益并使之與生態保持和諧。另外,總公司每年向環境保護領域投資4億至8億元來減小工程的負面影響,這些舉措從長期來看都是有效果的。” 由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長江委和國際水電協會等單位主辦的三峽工程與長江水資源開發利用及保護國際研討會于28日至29日在湖北宜昌召開,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等18個國家的水電和環保專家在此討論了各國水資源開發利用及保護狀況,以及當前面臨的熱點難點問題。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