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能源進展 - 研究動態 |
中國高校專家:讓新能源發電技術走進農家文章來源:農民日報 | 發布日期:2008-10-31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10月25日,中國高校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第24屆年會在中國農業大學召開。本屆學術年會旨在對電力行業新技術發展及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技術等關鍵問題進行交流和研討。許多與會專家提出,農村資源消耗日益增長,農村能源供應不足已成為影響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新能源開發利用技術應更好地走進農家,服務于農村。 中國農業大學信電學院電氣工程系楊明皓教授介紹說,相對城市來講,農村自然條件優越,地理環境特別適合風、水、光發電系統的基礎設施建設。從經濟角度講,農村常規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低,研究開發戶用風、水、光互補發電不必考慮一次能源如煤、油的使用,政府和用戶只需考慮前期基礎建設的投資即可。更重要的是,如果農村戶戶成功建設新能源發電之后,用戶在滿足自己發電需要的同時,還可以將結余的電量送到電網,以供給城市減少煤、油的使用。 近年來,中國農大信電學院在農村新能源發電技術方面投入大量科研力量,承擔了國家“十一五”支撐計劃科研項目———農村戶用風、水、光發電關鍵技術研究。課題組重點研究了可再生資源發電的關鍵技術,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由課題組獨立開發的戶用風/光/水力發電系統,可在各種情況下實現風電、水電和光伏發電系統的獨立運行或互補運行。 為使用戶便捷的使用電力新能源,課題組針對農村低速風、微水力和太陽能資源供給不連續、彼此互補性顯著的特點,重點研究農村戶用風、水、光發電系統的設計原則和優化配置方法、系統無功補償方式和設備的選型方案。 為了研究北京郊區的太陽能與風力資源狀況,課題組研發設計了“太陽能與風力資源監測與記錄系統”。該系統已于去年6月在北京市密云縣大嶺村“農村戶用風水光發電示范工程”現場投入運行。這為研究低速風力資源特性和太陽能發電資源的分布規律提供了寶貴的原始數據。同時,“微型電力系統遠方實時監視系統”也已經在密云風光互補景觀風車裝置投入試運行,該系統能夠準確地了解發電裝置的狀態、存儲記錄試驗數據,并通過無線通信系統實現遠方監視、數據傳送和歷史數據存儲。 此外,微型電力系統運行控制器也正在研究和開發過程中。針對我國部分遠離電網且經濟落后的邊遠地區未能通電的村寨農戶,研究過流部件的流場分析,提出利用微水力發電動力系統的技術。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