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能源進展 - 研究動態 |
松下并購三洋 意在新能源文章來源:新浪科技 | 發布日期:2008-11-14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近日,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發表聲明稱,松下電器日本總部與三洋電機董事會已經批準松下收購三洋的決定,雙方接下來將商討資本及業務層面的合并,最終目標是使三洋電機成為松下的子公司。至此,日本松下電器收購三洋電機一事已塵埃落定。若并購成功,一個日本本土最大的電子企業將誕生,年銷售額將突破1100億美元。專家指出,松下電器收購三洋電機是因為三洋電機在太陽能電池等能源領域處于領先地位,這意味著松下電器除了電子業務之外,新能源將是其下一業務重點。 金融環境促雙方聯姻 此交易是日本消費電子產品市場上規模最大的一項收購交易。松下電器為何與三洋電機在此時走到一起?這和目前的金融環境不無關系。 中國銀河證券研究所分析師朱力軍認為,這樁交易在此時發生,原因有兩點:“一是因為高盛始終在尋找退出路徑,在全球金融危機情況下,高盛有很強的剝離資產的套現需求,急于拿到現金;二是目前的三洋電機股價從297日元下跌到110日元,這有利于降低收購價格,但具體的凈值調查目前還沒有做。” 據了解,高盛集團成為三洋電機股東是在2006年3月,當時和三井住友銀行以及大和證券3家機構共同購買了三洋電機約3000億日元的優先股,這3家機構控制的優先股權總共約占三洋電機70%,其中高盛購買了價值1250億日元的優先股。 “那時的三洋電機發展遇到困境,因為它的OEM(貼牌生產合作)戰略受到中國、印度等市場的沖擊,高盛恰好逢低進入,買入價格為70日元每股。”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劉彥平博士對記者說。 而松下電器早在2007年就曾提出3年內銷售收入達10萬億日元的目標。“松下電器希望自己的發展實現兩位數的增長,它目前距離世界級的卓越企業還有距離,雖然在數碼技術上有獨到之處,但三洋電機在鋰電池等能源領域的優勢被松下電器看在眼里。”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常務顧問張仲文向《中國電子報》記者分析,“另外,三洋電機創始人井植歲男是松下電器創始人幸之助的小舅子,這種不可分割的姻緣關系也促使松下電器和三洋電機握手合作。” 我們看到,從2006年至今,高盛一直在小規模地出售三洋電機家電業務,先后將手機業務賣給京瓷,將冰箱業務賣給海爾。這正和三洋電機發展業務的“選擇+集中”方式相吻合,即集中優勢資源到選定的某個行業中,在收縮家電業務的同時,發力鋰電池業務,而三洋電機擅長的鋰離子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業務將與松下電器形成互補。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