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能源進展 - 研究動態 |
2050年新能源將占亞洲發展中國家電力生產的67%文章來源:中國經濟網 | 發布日期:2008-11-17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據國外媒體報道,綠色和平組織和歐洲新能源委員會(EREC)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到2050年新能源將占亞洲發展中國家電力生產的67%。 該報告稱,新能源將代替核能需要,并且減少礦石燃料發電廠需求。 綠色和平組織在聲明中稱,以“能源革命:可持續世界能源展望”為標題的報告稱,新能源發電和能源效率方面的積極投資將在世界范圍催生一個年3600億美元的工業,為世界提供電力需求的一半,減少未來燃料消耗超過18萬億美元,同時保護氣候。 它提供了一個快速削減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可操作的藍圖,確保在2015年之前溫室氣體達到頂峰然后回落。報告認為這些目標可以實現,同時保證發展中經濟體如南亞、中國、印度和其它發展中國家所需發展的能源。 綠色和平組織南亞領導人稱,該報告表明亞洲人面前有個通向繁榮的道路,可以在氣候變化條件下保證未來能源需求。現在需要各國領導人出臺大膽的能源政策,對以前生產和消費能源方式上來一場革命。 嚴格的能源效率標準在經濟上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可以大幅削減增加的能源需求。工業化國家節約的能源將為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增加能源使用量提供空間。新能源不僅在發電側增加四倍,而且在供熱和運輸上也如是,在這種條件下,他們能把每人碳排放量由現在的4噸降低到2050年的大約1噸。 在當前經濟不穩定情況下,投資新能源技術是個三贏選擇:保證能源安全,促進經濟增長,減緩氣候變化。同時經濟正常發展。根據估計,從現在到2030年所增加的燃料成本高達15.9萬億美元,比執行能源革命計劃高得多。新能源發電到2030年不需要增加任何成本發電,創造很多工作機會,幫助世界擺脫經濟衰退。 歐洲新能源委員會政策官員稱,全球新能源市場到2050年可以增加兩位數,代替當今礦石燃料工業規模。由于經濟規模,新能源如選址好的風能已經能與常規能源競爭。從2015年往后,他們可以確定各個行業的新能源將會成為最有效能源。新能源工業已經準備好,并能夠上所需裝機使能源革命變成現實。現在沒有技術困難,重建全球能源系統只有政治上的阻礙。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