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能源進展 - 研究動態 |
盯住新能源開掘新利潤源文章來源:文匯報 | 發布日期:2008-11-24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本報記者 張曉鳴 面對危機,國內裝備制造業的龍頭企業上海電氣積極“強身健體”,迎接“寒冬”。在最近閉幕的中國工博會上,上海電氣集團展出了國家重大技術裝備16個專項中的12項。值得關注的是,在原有強項火電設備之外,上海電氣盯上了利用風力、瓦斯氣和垃圾等新能源的發電設備,正形成新的產業增長點。 形勢逼企業創新 火電設備是上海電氣的“拳頭產品”。今年來,他們不再滿足于做單純的設備供應商,正向全面負責設計、采購、施工、維護等整個建設工程的總承包商轉型。今年許多海外訂單,都是“交鑰匙”的總承包工程項目,比例占到整個集團訂單總數的30%以上。 但難題總是伴隨著發展出現。海外訂單大幅增加,卻因為匯率不斷變化,集團蒙受了不少損失。節能減排標準提高,對電站設備制造的要求日益嚴格。種種原因,導致上海電站設備產業利潤率出現下滑。上海電氣高層表示,如何提高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是必須面對的主要問題。 經過調查研究,他們提出:提高競爭力,需要新技術,開拓新市場,形成新的利潤源。新能源是一個發展方向,僅以核電項目為例,上海電氣接獲的訂單已突破120億元,成了火電設備之外又一重要產品分支。 綠色能源新亮點 利用風能、太陽能發電,甚至用瓦斯氣和垃圾發電,構成了上海電氣進軍新能源包括綠色能源領域的“路線圖”。 上海電氣制定了從“技術引進”到“聯合設計”再到“自主研發”的發展步驟:先從德國引進成熟的1.25兆瓦風機技術,經過消化吸收和國產化開發后,生產1.25兆瓦風力發電機組;再擴大風機功率,搶占高端市場。其中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SEC-2000風力發電機組根據中國風況設計,效率很高。公司負責人透露,“這個型號的產品已經在上海臨港和遼寧鐵嶺兩地投運;國內市場上,是我們企業生產多少就銷掉多少。” 在臨港新城,占地近3000平方米的上海電氣臨港裝備基地綜合樓的樓頂,將安裝上1260塊太陽能電池板,每年為這座樓提供20萬度電量;在山西,上海電氣用鉆井抽取煤田斷層中的瓦斯氣體,作為燃料送入內燃發動機中發電,把瓦斯從“礦井殺手”變成了“發電勞模”;在南通,上海電氣承接了如皋1500噸/日生活垃圾焚燒熱電聯產項目,垃圾被送入焚燒爐內焚燒,釋放的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組做功發電。 再創技術制高點 據介紹,目前上海電氣在手的主要業務訂單超過1800億元人民幣,相等于超過三年的銷售。但面對現階段的危機,上海電氣保持清醒沉穩,將進一步整合業務,加強現金管理,確保持續發展。 上海電氣正瞄準海水淡化、海洋裝備、醫療器械、航空發動機、節能電機、機器人等具有發展潛力的重大技術領域,組織研究力量,謀求國際合作,創造新的技術制高點。上海電氣高層表示,集團未來會加快產品推出,通過自主研發和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尋找合作伙伴等方式,發展新產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并有效降低成本,實現健康長遠發展。 點評:全球經濟金融危機對于中國裝備制造企業也是一個機遇。危機對裝備制造業直接沖擊較小,對企業引進世界先進技術、形成自主核心競爭力、完成產業升級則是好機會。我國正積極擴大內需,將有一大批重點工程項目開工,這意味著國產裝備制造業大有可為。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