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980x86.gif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能源進展 - 研究動態

油價下跌給新能源發展帶來挑戰

文章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 發布日期:2008-11-26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近年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不斷攀升,引發了新能源開發應用熱。所謂新能源,主要是指替代石油成為人們生活和生產活動所需要的燃料和原料。新能源有兩個重點,一是生物液體燃料,如乙醇、生物柴油,二是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聯合國有關報告稱,全球用于新能源的開發投資2005年達到800億美元,2006年更是高達1000億美元。國內新能源的開發也是方興未艾,新能源的快速興起和發展壯大,是建立在油價持續上漲的基礎上的,油價下跌,勢必為新能源發展帶來新的挑戰。

生物質能源行業面臨壓力

油價在短短數月中的暴漲暴跌使得生物能源產業在未來也將面對更大的不確定性,也使得生物能源企業面臨更大的挑戰。國際油價的降低,對生物質能源的開發也形成了一種“擠出效應”。由于原油進口成本減少,成品油銷售價格下調導致生物質能源價格相對高昂,消費者缺乏動力將生物燃料作為汽車動力,因此對整個生物質能源行業造成了一定沖擊。成本較高一直是生物質能源面臨的難題,其中原料價格要占到生物柴油成本的70%到80%,充足、廉價的原料供應一直是制約生物柴油發展的主要瓶頸。目前中國在建生物柴油產能高達300萬噸/年,但由于原料短缺及價格高漲等原因,2007年,中國生物柴油產量僅有約30萬噸,產能利用率只有10%。因此種植自己的能源林,構建自己從上游到下游的完整產業鏈,是能源企業在生物柴油項目上實現贏利的必然選擇。據專家分析,生物柴油盈虧平衡點在30美元/桶,即國際原油價格只要維持在這個價格之上,“林油一體化”的生物柴油項目就可以贏利。

風能、太陽能開發應用遭受沖擊

風能、太陽能等替代能源的開發也受到了影響。江蘇和浙江一帶民營企業近年來紛紛加速投資風力發電裝備制造業,但產能普遍不大,產品基本上是大路貨,技術含量低。由于國內風力資源條件與歐美國家差別很大,引進的所謂“先進”技術也水土不服,經常發生桿斷機毀事故。據統計,迄今國內風力發電機實際利用率僅為8%,而歐洲是40%。困擾風力發電相關企業最主要還是資金鏈緊張問題,無錫一家企業研制樣機已投入6000余萬元,再運送到蘇北沿海僅運輸費就需要近百萬元。

同時,隨著近幾年風電產業的急速成發展,大量風電制造企業應運而生。與之相對應的問題也相應暴露出來,有業內人士抱怨,有些風電設備投入運行不到240小時就出現了問題。這樣的問題不光出現在經驗缺乏的本土產品上,同樣也出現在一向口碑不錯的國外風機上。龍源電力集團公司總經理謝長軍也在公開場合坦率表示,一直以來國外風機產品比國內性能、質量好,價格也高,但也出現一些怪現象,即國外廠商在國內實現本地化生產后,機組質量急劇下降,服務質量也下降,價格比原來進口機組還要高。當然對于國內企業的產品,謝長軍也表示,風電大開發所需要的高性能、高質量的機組國產產品也尚有距離。

生產運行成本如此昂貴,收益能有多少呢?隨著油價的下跌,人們不能不對此打一個問號。太陽能的利用開發也有類似的問題。

正確對待新能源發展中遇到的困境

能源是關系到一國經濟安全的重要問題,人們必須用戰略眼光來看待能源安全和新能源的開發應用,要用戰略的方式來思考。首先,中國是能源消費大國,無論哪種單一能源都不能單獨解決中國的能源問題,所以必須發展新能源和各種替代能源。其次,新能源是面向未來的清潔能源,對它的投入不能按常規能源的標準去衡量。對未來能源投資,當前確實存在著成本高、產業化基礎差等問題,這也是正常的,需要看得更遠一些。再其次,雖然我們可以與其他國家分享新能源的科技成果,但中國畢竟是一個大國,發展新能源要堅持自主性。開發和利用新能源,首要問題就是加大對科技的投入,沒有技術突破,新能源戰略就不會有大的進展。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突出重點,盡快取得技術突破,像太陽能發電、風能發電和生物燃料等新技術一旦突破,以及上、下游產業鏈的形成,就會帶動新的產業發展。

新能源需要積極而有序發展,國家要搞好規劃,進行宏觀調控,盡快完善標準體系和規范市場,嚴格新能源企業項目的市場準入,科學設定新能源技術準入門檻,切實提高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企業投資者則要遵循經濟規律,不能把希望寄托于政府的補貼性投入上,只有真正把握了市場,把自身投入與政府投入結合在一起,深入考察市場,產業化時機接近成熟時再上馬項目,這樣才能避免盲目性,盡可能減少市場風險對企業的影響。(朱益飛)作者單位: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孤東采油廠技術質量監督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中國新能源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新能源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能 源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新能源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綜合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