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能源進展 - 研究動態 |
油價大幅下挫 新能源發展勢頭不減文章來源:中國金融網 | 發布日期:2008-12-24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當前經濟危機不會影響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總體趨勢”,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日前在“第三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上如是表示。事實上,我國近來在新能源方面的政策引導和傾斜力度不斷加大,中國能源產業結構已開始醞釀新變。 最新消息顯示,國家發改委正計劃于2009年一季度完成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的調整工作,并上報國務院決策,同時將新開工建設浙江三門、山東海陽、廣東腰古等數處核電站。此次調整將突破2007年底國務院批準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年)》目標,當時的目標值是,“到2020年核電運行裝機容量爭取達到4000萬千瓦”。與此同時,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最近在重慶表示,國家將通過財政補貼等優惠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產業化應用。而此前的國家千億中央投資中,已確定有8億將用于我國核電和風電裝備技術改造的補助。目前地方已經報上來申請補助的項目資金總需求比較多,已經遠大于國家能夠提供的補助資金,因此這8億將主要只用于補助國家重要的核電和風電設備的制造企業。 新能源領域,國內很多產業資本也“躍躍欲試”。上市公司天茂集團近來就大力挺進新能源化工領域,以煤制甲醇、二甲醚為主,打造出一條新型能源產業鏈,其第二套裝置則將在今年底投產。魯能泰山在積極發展煤電產業的同時,進軍新能源風電領域,與煙臺東源電力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萊州魯能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申能股份不僅大力進軍風電領域,中標了長興島2萬千瓦風電項目,預計2009年投產,還受讓了上海太陽能科技公司20%的股權…… 然而,史立山表示,新能源產業近幾年的迅猛發展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很多企業缺乏對新能源相關項目的經濟和技術可行性的客觀分析,而是抱著淘金的不良心態進入這個行業,這樣必然會出問題。專家建議,中國產業資本應摒棄投機和暴利心態,學會深耕市場,這樣才能在國家拉動內需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抓住機遇,做大做強新能源產業。 每一次可再生能源和替代燃料的崛起,都伴隨著石油、天然氣價格的不斷高企。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當國際原油價格不斷刷新歷史紀錄之時,乙醇汽油、混合動力汽車、太陽能、風能和核能的前景也日益為市場所看好。 然而,隨著金融危機的不斷蔓延和經濟增長日益放緩,國際原油價格開始大幅回落,截至目前,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已經跌破40美元/桶,較7月份的最高點下跌了75%左右。這令市場對新能源的發展前景產生憂慮。 事實上,有關數據也顯示,過去的幾個月里,市場對可再生能源的激情正在逐漸平息。“石油價格下降,人們對替代能源雖然還有一些興趣,但不是那么熱切了。這是一個潛在的風險。”一家國際著名投資公司資深能源分析師這樣表示。 長城證券行業分析師周濤指出,經濟危機及油價下跌對于新能源行業的不利影響主要表現為4個方面:一是能源需求下降,涉及液態燃料、天然氣等價格下跌,新能源成本劣勢被拉大;二是信貸領域緊縮,導致新能源項目融資困難;三是能源需求下降時,公用事業企業放緩了新增項目的上馬,從而延緩新能源項目進展;四是金融危機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和破產,導致新能源行業本身的洗牌。 但同樣因為金融危機帶來的行業整合將增加業內企業的規模,從而使得新能源生產的單位成本降低,有利于促進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周濤表示,危機給行業帶來的另一個機遇在于包括鋼材、玻璃等諸多原材料價格大幅下滑,降低了新能源的設備成本;而新能源設備需求的放緩,也使得之前一度緊缺的關鍵零部件比如多晶硅等不再緊缺。“之前預計3至5年能夠做到1.0元/千瓦時的光伏發電成本,有望在兩年后即達到。”[NextPage] 最重要的是,無論是從國家能源政策考慮,還是從國際原油的不可再生性、稀缺性等方面考慮,發展可再生能源,實現國家能源結構轉型及對外依存度降低將是一個國家政策長期堅持的目標,這直接保證了新能源產業廣闊的發展前景。 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何世紅認為,新能源發展是一個長期戰略布局,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在未來幾年將是新能源的快速成長期,個股盈利能力將持續提升。技術的成熟和產業規模化發展將開啟新能源板塊的后期發展空間,隸屬新能源概念的上市公司無疑將因此獲得長期和巨大的發展。 即便是在目前國際原油價格不斷下降的背景下,很多機構仍看好2009年新能源板塊的投資價值。天相投資首席策略分析師仇彥英在日前召開的策略報告會上表示,基于奧巴馬上臺對新能源的重視,新能源投資將會成為2009年投資新亮點。 有關數據顯示,2008年新能源板塊45家公司預計將產生凈利潤約160.9億元,平均每股凈利潤為0.58元,有望比A股平均每股收益高出31.8%。 很多機構對油價回落背景下太陽能、風能的投資前景仍極為看好。申銀萬國報告表示,在油價下跌的背景下,新能源行業的相對成本下降的邏輯仍然成立。但在全球經濟放緩的情況下,光伏行業受政策波動的風險大于風電行業。因此給予光伏行業“看淡”評級,風電行業“看好”評級。并推薦金風科技,并建議重點關注東方電氣、湘電股份以及中材科技。 一家機構研究報告指出,從長遠來看,在全球能源日益緊缺和氣候變暖的壓力下,新能源板塊將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行業發展前景非常樂觀。但是由于新能源產業涉及廣泛,技術革新時間長,投資者可適當關注其中能夠抓住行業發展先機和市場業務需求的上市公司。 此外,11月25日,國家千億元中央投資中,已確定有8億元將用于我國的核電和風電裝備技術改造的補助,這也意味著國家重要的核電和風電設備的制造企業面臨著較大的發展機會。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