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能源進展 - 研究動態 |
美國為探索新能源斥巨資實驗微型人造太陽文章來源:京華時報 | 發布日期:2009-01-04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能源危機促使人類尋找替代能源。美國科學家希望通過模仿太陽中心核聚變發能原理,打造出微型“人造太陽”,為將來探索新能源帶來希望。與實驗有關的建設工程耗資17.5億美元,預計將在明年春季完成。 模仿太陽 加利福尼亞州利弗莫爾市“國家點燃設施”項目的科學家負責這項研究實驗。 “國家點燃設施”負責人埃德·摩西說,試驗中,研究人員將試圖在實驗室環境下點燃一個微型人造“太陽”并觸發熱核反應。 實驗目標是創造出1億攝氏度以上的溫度和比地球上任何地方大數十億倍的壓力,而產生這些溫度和壓力的來源只是相當于針尖大小的一點氫燃料。這一過程同太陽中心產生能量原理相似,因此實驗被稱為“人造太陽”。 英國《每日電訊報》27日報道,如果實驗成功,科學家將向著建立現實核聚變發電站邁出第一步。 實驗原理 根據實驗原理,在一個面積有3個足球場大小的特定實驗室中,一束紅外線激光將經過總厚度約1.6公里的透鏡、鏡片和放大鏡折射,變成一束擁有一只家用電燈泡100億倍能量的激光。激光隨后分解為192束紫外線,匯集到實驗室中央一個密封艙內。當這些激光撞擊密封艙內部時,產生的高能量X射線在數十億分之一秒時間內將壓迫密封艙的氫燃料微粒,直到它的外殼爆炸。 氫燃料外殼爆炸同樣會產生一種持續壓迫燃料的反作用,直到核聚變產生,釋放出巨大能量。 自從愛因斯坦1905年提出相對論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寄希望利用核聚變獲取巨大能量。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1克物質所含能量足夠點亮2.85萬只100瓦燈泡一年之久。 潛力巨大 核聚變迄今只在核武器和高強磁場產生的不穩定等離子中成功應用。 如果一切進展順利,“國家點燃設施”可實現用激光每5小時引發一次核聚變。不過,這與建造一座核聚變發電站尚存在不小距離,后者要求激光每秒引發10次核聚變。 “國家點燃設施”正同英國拉瑟福德·阿普爾頓實驗室合作籌建核聚變發電站。工程名為“高能激光研究”,目標是實現用激光幾分鐘引發一次核聚變。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