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QQ截圖20140117111534.jpg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中國需要競爭性能源市場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 | 發布日期:2004-09-30 | 作者:XXX | 點擊次數:
    羅勃特.普瑞多,國際著名能源問題專家。1974-1985年,供職英國能源部,制定開發英國北海大陸架油氣資源的政策,使英國成為西歐的油氣生產大國;負責創立英國國家石油公司,并幫助英國成功應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生的石油危機;他還與撒切爾夫人一道解決了英國1984至1985年由罷工引起的煤炭危機。1989-1992年,任英國貿工部副部長和能源資源司司長等職。1994至2002年,擔任國際能源署署長。

普瑞多先生在擔任國際能源署署長期間,積極推進能源署成員國與非成員國之間的合作,特別是推進了與中國的合作。在他的領導下,國際能源署與中國政府在1996年簽署了關于在能源領域開展合作的政策諒解備忘錄,雙方開展了積極廣泛的合作并取得顯著成績。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國內能源消費大幅增長,中國正面臨著日益嚴峻的能源挑戰。據了解,一個受到國內廣泛關注的"可持續發展油氣戰略研究"已在北京正式啟動。中國的能源問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早春二月,國際能源署前署長羅勃特.普瑞多先生應邀來到中國,與 中國油氣領域的專家們共同探討中國能源發展戰略。《經濟參考報》記者借此機會采訪了這位世界能源問題研究專家。普瑞多先生認為,創立一個"嚴謹高效競爭性的"能源市場體系,對中國能源安全意義重大。

以市場化改革應對日益嚴峻的能源挑戰

記者:國際能源署公布的數據表明,2004年中國將取代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去年歲末,在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舉辦的一次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的能源專家一致認為,中國正面臨嚴峻的能源挑戰。作為有30多年從業經驗的國際能源專家,您認為中國應制訂怎樣的能源戰略?

普瑞多:如何解決中國的能源問題,我想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給出一個現成的"處方"。因為各國的國情不同,沒有一個現成的政策準則可以適用到中國或者世界其他國家。前30年世界上的一些國家也經歷過相似的問題,中國可以從中汲取有益的東西。

比如,當年英國在大陸架發現油氣資源的時候,我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我當時是英國政府官員,負責創立了英國國家石油公司,并與很多海上油氣資源開發商共同合作,但前提條件是必須把51%的股權讓給國家。在整個20世紀70年代,全世界對能源安全的問題都十分焦慮。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英國已經沒有這樣的國家石油公司,政府在油氣開發方面的主要職能是建立一個市場監管框架,讓更多的市場參與者加入進來。政府不再把能源安全當成首要問題,而是致力于創建高效運轉的能源市場,政府更在乎經濟效益。

隨著油氣產量下降,英國也會變成石油進口國。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和中國目前的做法不同), 英國沒有搞國家能源戰略規劃。英國的做法是創建一個嚴謹的、競爭性的能源市場,讓不同的能源生產商、供應商、使用商加入進來,參與競爭,最終滿足國家的能源需求。中國或許可以由此受到某種啟發,推進能源改革,以市場手段應對日益嚴峻的能源挑戰。

市場化改革與能源安全并不矛盾

記者:近年來,中國能源體制市場化改革不斷加快。比如曾是中國最大的能源壟斷企業的國家電力公司被拆分重組;東北區域電力市場開始模擬運行;而且日前有消息證實,最具壟斷性的國家電網公司也開始啟動上市計劃。對此,有人持有不同的觀點,認為在當前能源短缺的情況下,保證國家能源安全可能比市場化改革更重要。您能否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普瑞多:世界各國政治環境不一樣,對能源安全的認識也不盡相同。有些國家認為只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才能保證能源安全,另一些國家認為只有建立有效的市場機制才能保障能源安全。我認為,不論決策者多么聰明和努力,都很難避免決策失誤。比如中國政府曾經決策3年不建電廠,這被認為是造成目前電力緊張的一個重要原因。反過來說,如果政府致力于建設一個競爭性的市場,使不同的市場參與者都參與進來,找到各自的角色,滿足能源品種的多樣化,即使一個能源種類出了問題,其他的也可以補充。

這就是說市場化改革與能源安全并不矛盾。而且從英國等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建立一個嚴謹高效的競爭性市場,以市場的手段、價格的杠桿,讓不同的能源主體參與競爭,會更有利于能源安全。

不過應該搞清楚,所有權和市場競爭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比如在發電領域,完全可以形成一個競爭性的市場。發電公司無論是國有的還是私有的,只要公平競爭,所有權問題就不是很重要。如果想要搞一個國有公司,你必須先要問自己為什么需要這樣的公司?有什么目的?它是否與競爭性市場相矛盾?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一個國有電廠,它的好處是為了調峰;如果一家民營電廠有足夠的動力也能夠達到同樣的目的,那么所有權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但電網和發電不同,電網是自然壟斷行業。如果把電網這樣的國有公司民營化,即把國有資本變為私有或上市,這實際是給民營資本一個利用市場達到利潤最大化的機會。

當然,在市場化改革中,政府監管必不可少。但政府與監管機構的關系要搞清楚,監管機構應獨立于政府,政府對市場不能干預太多。比如在電價方面,政府就不要定價。如果搞不清兩者的關系,政府不斷加大對電網公司的干預,民營企業就很難進入市場。國內能源管理體制不順,中國就會變得越來越依靠國際市場,就會降低能源安全的系數。

市場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中國需要一個政治層面的能源部長

記者:有消息表明,國際能源署曾經建議中國成立能源部,以加大政府對能源行業的管理力度;而您在此卻特別強調"嚴謹的、高效運轉的、競爭性市場"的作用。請問普瑞多先生,這是否矛盾?如何處理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

普瑞多:我不贊成市場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觀點。在很多方面,政府還要起很大作用。比如中國要建立石油戰略儲備體系,這就是一個單靠市場解決不了的問題。中國需要一個政治層面的能源部長。

首先,許多國家都已認識到能源是經濟的生命線,快速發展的中國更是如此。中國經濟正處于轉型過程中,由依賴本國資源轉向依賴國際市場,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能源課題。把這些課題歸納起來,就要形成一個統一的能源政策。而政策的執行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治人物來領導實施。

其次,有效運轉的國內市場是建立國家能源安全體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中國目前尚未建立這樣一個市場),這就需要一個政治力量,來 促進強有力的市場體系和框架的形成,制定市場游戲規則,一方面要讓這個市場更有效、更富有競爭力;另一方面要讓投資者了解相關政策和法規,可以放心投資,并有效控制投資風險。

另外,從國際角度看,(能源不僅是經濟問題,還是政治問題)能源市場競爭還有許多地緣政治的原因。中國要創造有效的能源安全框架,就需要一個政治層面的能源部長,他不僅要集中不同的力量創造有效的市場,還要代表中國參與國際方面的對話和討論,代表中國的聲音,因為國際上更多的國家關注能源,并頻繁對話,中國也應該進行多層面的對話。

總部位于巴黎的國際能源署,是和能源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并存的能源消費國組織。1974年能源危機發生后由幾個能源消費大國發起成立。如今其26個成員國共控制著大約40億桶石油,可以滿足成員國114天的石油進口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中國新能源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新能源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能 源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新能源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綜合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