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世界報》1月3日發表文章,對中國的能源需求和能源政策進行評論。文章說,中國政府致力于到2020年達到小康水平,屆時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將比2000年翻兩番,人均收入將從目前的1000美元左右增加到3000美元。但這將導致中國的汽車、電冰箱、空調、石油和電力消耗大幅增加。為保持經濟增長速度,中國需要大量的能源,因此廣泛投資于各地的油田,并大力開發各種能源,使全球能源更加緊缺,就連德國的石油、天然氣和電力價格也不斷上漲。中國目前已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費國,能源需求還在不斷增加,僅每年的增量就相當于日本的需求量。假設到2020年的能源需求增幅與經濟增速基本同步,屆時中國每年消耗的煤炭將達45億噸,由此給環境造成的負擔將越來越嚴重。目前中國已是居美國之后的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國和最大的二氧化硫排放國。由于受到國際上的批評,中國政府開始奉行節能政策,計劃至2020年將其煤炭消耗量減至每年30億噸。
文章認為,中國將加大力度開發水能、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今年初正式生效的《可再生能源法》規定,到201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占其能源總需求的比重將由目前的5%提高到10%。德國環保與能源專家認為,這一目標完全可以實現,中國愿意承擔氣候保護方面的國際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