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
氫能產業政策10月定調文章來源:東方網 | 發布日期:2006-07-20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編者按 能源安全已引起舉國極大關注,中國今年上半年原油進口又創新高。積極開發新能源成為當務之急。目前各國投入重金研究化石燃料替代品。為此,本報特推出“新能源通緝令”專題,以饗讀者。 對氫能產業的扶持方面來說,相關政策處于非常不足的狀態。 據記者了解,雖然國家發改委即將頒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中要求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中國能源消耗中的比例要達到七分之一,但規劃中并沒有涉及氫能的部分,也就是說,目前對于氫能產業,國家尚沒有出臺正式的產業發展規劃。 氫能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目前涉及氫能產業管理的各個部委之間,也沒有一個氫能專業協調委員會進行部委之間的協調運作,只是在太陽能學會下設有一個氫能專業委員會,但作為半政府性質的協會,其力量有限。 該人士稱,雖然氫能位于國家發改委每年公布的重點支持產業當中,但是國家有關部委并沒有出臺針對氫能行業的具體優惠政策。 該人士表示,如果能對購買燃料電池的消費者免收消費稅,同時規定對這類產品由政府優先進行采購,那么對氫燃料電池產業的發展將是一個明顯的促進。 根據記者剛剛拿到的科技部2006年“863計劃”的實施細則文件,科技部在氫能方面的扶持資金總額為7500萬元,對于處于科研階段的前沿性課題,一個項目2年給100萬元的支持,對于接近應用化的前沿集成性課題,一個項目2年給500萬元的支持,然而一位氫能公司的高層對記者抱怨,這點錢對于資金密集型的氫能公司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目前,氫燃料電池的研發工作主要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承擔。作為中國燃料電池行業的帶頭人,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負責人衣寶廉院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由于政府和學術界持“氫能行業離產業化還很遠”的觀點的人很多,因此國家對于氫能行業的政策走向目前還不明朗。就氫燃料電池而言,除了在軍工、航天領域真正得到應用外,其他方面的使用還都停留在示范項目階段。 衣寶廉透露,對于氫能產業的發展方向和規劃有可能會在今年10月份定調,屆時國家是否會大力支持氫能產業化將會趨于明朗。(第一財經日報 許金晶)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