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
馬耳他的可再生能源政策文章來源:中油網 | 發布日期:2006-12-31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中油網消息:能源是現代國家發展必不可少的動力,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但能源在世界范圍內的分布極不平衡,尤其是煤炭和石油等傳統能源,許多國家都必須大量依靠進口,馬耳他正是這樣一個國家。馬耳他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石油,2005年,馬進口了價值約4.3億美元的各種石油產品,雖然政府正在試圖在其海域與國際石油公司合作開采石油和天然氣,但目前仍完全依靠從國外進口。為了逐步減少在能源方面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實現其在2004年加入歐盟時承諾的到2010年之前可再生能源到達其能源消費5%的目標,政府最近出臺了《馬耳他可再生能源政策草案》征求意見稿,列出了可以采用的可再生能源以及對使用這些能源所采取的鼓勵措施。 一、出臺可再生能源政策的背景 (一)國際油價持續走高,迫使政府要尋求新的能源來源。國際能源市場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局面,首先世界化石燃料(Fossil fuel)的逐步耗盡,尤其是作為能源利用主要方式的石油近年來沒有發現新的大油田,而開采中的油田也逐步面臨枯竭。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曾警告稱,35至50年后,全球"可開采石油"可能枯竭。油氣資源的形勢不容樂觀。其次近年來各國對能源的需求卻日益增加,世界能源市場上潛在的需求超過了可能的供給,在未來幾十年中,世界將面臨能源短缺的局面。第三,對石油價格有重要影響的中東地區形勢持續緊張,讓人們在短時間之內看不到解決的跡象,也影響了國際能源市場的價格。 與此形成對應的是國際市場上原油價格持續走高,近兩年國際油價徘徊在50-60美元左右,最高曾經達到70多美元。這對各國經濟造成很大影響,其中也包括馬耳他。近年來因石油全部依賴進口,馬受到能源價格不斷走高的影響要高于其他國家。除了汽車的汽油消費和發電廠使用的重油,海水淡化系統也是耗能大戶,水電價格同樣受到國際能源市場的影響。過去政府對水電消費都有補貼,為了減少政府財政負擔,馬在2006年預算報告中公布了征收水電附加費的措施,取消政府原來的補貼,完全按照成本價格來征收水電費。開始征收比率是17%,然而在不到1年的時間中,該比率提高到62%。在油價方面,政府不斷隨著國際市場油價的變化調整其價格,目前馬耳他油價已達到其歷史最高水平。由此也改變了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夏天人們往往關閉不必要的燈,定時開關熱水器,少開或不開空調,注意保持車胎壓力適當,外出注意合伙開車等等,以便減少開支。同時,尋求新的能源如,太陽能和光伏電池。 正是在這種傳統能源價格不斷增長的大背景下,迫使馬政府不得不尋求新的替代能源。而隨著可再生能源開發在技術上不斷成熟,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加,尤其是許多環保組織的不斷呼吁和可再生能源在商業上越來越具有可行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也提到了馬政府的議事日程。 (二)履行加入歐盟時的承諾。馬嚴重依賴石油進口的能源結構和歐盟的能源政策相違背。歐盟的能源政策倡導在利用石油、煤炭、核能等傳統能源的同時,鼓勵各國使用水利、潮汐能、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利于環境保護。鑒于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有比較長的周期,歐盟在馬耳他入盟時給予了6年寬限期,要求其2010年之前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占到至少5%的比例。這也促使馬政府必須抓緊確立可再生能源政策,履行入盟承諾。 (三)馬具有較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除了水電資源、地熱資源短缺外,馬位于地中海的中部,擁有豐富的太陽能,潮汐能和風能。另外,島上40萬人口產生的生活垃圾也為利用廢物發電提供了豐富的來源。 (四)通過開發可再生能源可獲取經濟利益。現在雖然可再生能源價格高于傳統能源,但是隨著國際油價的不斷高啟,可再生能源的商業價值日益顯現,尤其是大規模風力發電的價格日益和傳統能源發電價格接近,這也刺激馬政府決定開發可再生能源。 根據《京都議定書》,各國都負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義務。同時該議定書確定了各國的減排量和減排量交易機制,如果一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低于其可排放的指標,就可以將其多余排放指標有償轉讓給其他國家。據此,2005年1月,歐盟制定了《歐盟溫室氣體排放指標貿易框架》。通過開發可再生能源,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馬也可以將其多余的排放指標有償轉讓。 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方式 根據馬可再生能源政策草案,政府確認風能、太陽能和利用垃圾的生物能作為其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方式。其他可再生能源方式,如水電、利用農作物產生生物能、潮汐、波浪和地熱能等,出于技術原因,或不適合當地情況,馬政府決定不予采用。因此,該草案主要將太陽能、風能、掩埋的固體垃圾、污水處理廠處理的人畜產生的垃圾和交通使用生物柴油作為馬使用可再生能源比較現實的潛在方式。 ---太陽能。正如預期,該草案直接排除了占用大片土地興建太陽能發電廠的可能性,因為這將占用大量土地,同時相關設備將會給人造成視覺上的影響,人們認為這種方案無法接受。據預測,光伏系統(Photovoltaic systems)發電量到2010年,能占到馬耳他預計電力消費總量的0.02-0.04%,這個數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并且該預測已經被一些技術取得突破的國家所證明,這些國家被迫給予了光伏系統大量財政支持。因此,馬政府認為一個在成本上更經濟的利用太陽能的方式是太陽能熱水器,政府注意到太陽能熱水器的使用在一定時間內出現減緩跡象,但在政府提供鼓勵措施后,太陽能熱水器的使用又出現增長趨勢。 該草案還認為,太陽能在制冷方面的潛在應用對馬市場也非常具有吸引力。目前在市場上能見到較大規模的太陽能制冷設備,但家用太陽能制冷設備還不普及。 ---風能。該草案認為風能是馬最有吸引力的再生能源,它對馬能源市場將會產生中期影響(超過10年)。考慮到政府不能建設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站,政府也排除了在陸地上建設大規模的風力電站的可能。因為風力發電設備設施將同樣影響島內景觀,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允許在島上建設大規模的風力發電設備對建設太陽能發電設備而言也是不公平的。 盡管該草案披露,對于近海深度不超過50米的中等規模的風力發電站分析表明,由此帶來的不便可能要超過其優勢,但政府還是沒有排除建設這種風力發電站的可能。一個風力發電站可能建在Sikka I-Bajda位于Marfa山脊1.5公里之外,面積約2平方公里的礁石之上,被認為"在經濟上和其他各方面影響上最為有利的地點,據預計,如果在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