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
節能熱水器補貼政策亟待"破局"文章來源:產經網-消費日報 | 發布日期:2008-03-14 | 作者:許曉東 | 點擊次數:
綠色信貸、綠色稅收、綠色消費,三大環保節能手段,一旦獲得政策及財政上的支持,得到破解的不僅僅是熱水器行業幾十年發展的頑癥,更重要的是它將引發國家在能源環保問題上的重新思考。日前,來自于兩會政協委員、致公黨北京市委副主委謝朝華律師關于國家制定節能補貼政策、普及推廣安全節能熱水器的提案,引發廣泛關注。 能源漲價洗澡成本加高3年前30千克的液化氣才60元,而現在零售價已經飆升到"119大關"。 政協委員謝朝華律師通過對熱水器行業的潛心調查,細心算了一筆賬:想要把200升水從10度加熱到45度,需要的熱量大約是7000千卡。以達到國家二級節能標準(熱效率不低于88%)的節能熱水器為例,用液化氣將需要0 .3立方米;用天然氣則需要0.86立方米,用電則需要9.04度。這意味著,在北京,用天然氣洗澡成本是2.1元;用液化氣洗澡需要3.38元;用電則成本最貴為4.52元。 這個算法在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南京等各個城市結果都是如此。但是使用目前國家一級節能(熱效率不低于96%)熱水器,洗澡成本降低10%;使用目前最節能的冷凝熱水器(熱效率107%),洗澡成本則降低20%。 能源的緊張,推動著節能的發展,從政府政策法規到企業研發推廣,無一不在緊鑼密鼓地展開節能運動。以燃氣熱水器行業為例,從最開始的敞開式(以直排式為代表)到半敞開式(以煙道、強排式為代表),從封閉式(以平衡式為代表 )到如今的節能式(以冷凝式為代表),其四次技術飛躍,都無一不在強調安全,強調節能,更朝換代的時間也越來越短。 節能產品固然好,但其較高的價格,還是成為阻礙其走進消費者家庭的障礙,因此叫好不叫座。 節能補貼提案引起行業關注 曾在聯合國擔任法律顧問的謝朝華律師,有著多年的國外生活經歷,對歐美發達國家的熱水文明,有著深刻的感受。在對節能和新能源需求如此緊迫的今天,這份提案能引起整個行業的震動,也就不足為奇了。 謝朝華律師表示,要破局肩負著安全與節能雙重責任的熱水器行業,需要三"綠"齊下:一在貸款上,給節能企業開通綠色通道,鼓勵企業研發節能產品;二在稅收上,給節能熱水器給予稅費優惠,如給其增值稅先征后返,在銷售環節上對其免征營業稅,就能降低其銷售價格,而對非節能熱水器,則征收消費稅;三在消費上,給予購買節能環保熱水器的用戶定購200元的補貼,要讓節能熱水器價格降下來,讓人們買得起,才能用得上。 熱水器企業節能進行時據了解,在政策還沒有落實的情況下,企業自發的節能補貼行動已經開始。從去年8月開始,廣東萬和集團聯手國美、蘇寧等幾大家電賣場巨頭開展全國性的"節能補貼"普及冷凝式節能燃氣熱水器活動,凡到國美、蘇寧等賣場購買達一級能效標準的萬和冷凝式熱水器A9的消費者,均可以按不同區域與型號的補貼標準而獲得每臺600 元-800元的節能獎勵。而通過節能補貼,萬和冷凝熱水器的實際購買價格與非冷凝產品相差無幾。萬和集團總裁盧楚隆對國家財政補貼高效節能家電產品的做法表示極大的贊同。單靠企業的倡導,很難改變節能熱水器目前在中國的境遇,要想走進更多消費者的家庭需要政策的扶持和企業的倡導雙重作用。特別是,如果通過中央和地方財政對農民購買的熱水器產品進行一定補貼,這樣的節能環保政策也能在環保和新農村建設兩大任務中取得雙贏。 一些太陽能熱水器企業,也表示贊同。北京四季沐歌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駿表示,強制安裝太陽能是" 推力",那么對用戶進行補貼則可視為"拉力"。縱觀世界其他國家,在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的發展上,大都是先以"拉力"為主,條件成熟時方施行"推力"。 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燃氣具分會理事長盧楚其指出,政府財政補貼高效節能熱水器產品,將大幅度降低節能產品的價格和市場準入門檻,加快而市場普及。同時更能帶動的企業向高效節能產品研發的熱潮,促進熱水器行業良性循環。 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徐新建表示,節能補貼政策也是一種有效的市場調劑手段和準入門檻,屆時像使用成本較高的電熱水器和低能效燃氣熱水器勢必會被消費者所遺棄,退出市場。如此長久的發展,將會減少對國家能源的消耗,為子孫后代造福,國家也能從長遠效應中獲得收益。期待著節能環保熱水器,在政府財政補貼政策出臺后,能更快惠及消費者。 業內人士表示,三"綠"齊下的手段是照顧到了節能環保熱水器從生產到消費中的各個環節,這在提高行業標準的同時,也會大幅度降低節能產品的價格和市場準入門檻,更重要的是,改變目前熱水器行業的現狀。 以無氟太陽能熱水器和冷凝式燃氣熱水器為代表的高能效環保節能熱水器,勢必將成為熱水器市場的主導產品。許曉東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