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
中國生物能源政策“不與人爭糧”文章來源:新京報 | 發布日期:2008-09-28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據新華社電 農業部副部長牛盾27日在達沃斯論壇上表示,全球糧食出現緊張狀況甚至危機,有其深層次的原因,不能同意引起全球糧食危機的根源在于發展中國家的觀點,更不贊同原因在中國和印度的論調。 牛盾說,形成當前世界糧食危機的原因有多個方面,如能源供應緊張,價格上漲導致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大漲,生產成本大幅度提高等。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在農產品進出口貿易上存在較大逆差,出口成本增加,影響了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農業生產、農民收入。此外,工業化的發展引起全球氣候的激烈變化,也對農業生產造成很大的影響。 牛盾說,不能忽視生物質能源發展對糧食安全的影響。中國政府根據國情,不贊成利用玉米、大豆等糧食生產生物燃料,而是盡可能地利用農業廢棄物、自然資源等發展生物質能源;也不贊成破壞生態,砍伐森林、熱帶雨林去種植油料作物,從而對世界糧食安全造成大的影響。 牛盾說,中國糧食及其他主要農產品必須立足于自給自足,這是由中國的國情決定的。中國農業歷來把保證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作為最重要的任務,絕不會以犧牲糧食安全為代價來換取能源。 中國發展生物質能源的政策是堅持“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和淡水、不與農業發展去爭奪農業自然資源、不能對生態環境造成壓力與影響”,而是要充分利用秸稈生產生物質能源,用禽畜糞便等農業農村廢棄物發展農村沼氣,利用生活垃圾發電,利用很多荒山、荒坡等非農業用地種植苜蓿、甘蔗等生產生物質能源。同時,進一步發展小水電、風能、太陽能。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