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在京召開的醇醚專委會2008年年會暨首屆全國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潔汽車產品技術交流展上,多位政府官員、院士專家形成共識: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蔓延、原油價格破位下行的形勢下,清潔環保的醇醚燃料仍將作為優勢能源產業快速發展。他們同時提出,應盡快出臺國家標準規范市場,以更加積極的政策鼓勵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顧秀蓮、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會長李勇武出席會議。
當前國際油價持續下行,跌破40美元/桶,使醇醚燃料的經濟性受到一定質疑。為此李勇武指出,我國能源結構是煤多油少,從國家能源戰略和煤化工產業發展等角度出發,必須堅定不移地發展這一清潔能源產業。近年來,一批技術成果的突破使醇醚燃料生產技術日趨成熟,大型化技術發展迅速,醇醚汽車研制和產業化應用取得重大進展,使醇醚產業初具規模,正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通過分析解讀我國經濟運行各項指標得出結論:中國經濟增長基本態勢沒有改變,支撐經濟增長的兩大力量——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仍在迅速推進,這將有力推動醇醚產業發展。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吳吟為醇醚燃料保持優勢能源地位提出了“五性”要求,即安全性、節約性、環保性、經濟性和適用性。國務院參事、原國家科技部秘書石定寰,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徐錠明,中科院院士倪維斗等權威專家提出,我國應依靠以煤氣化為核心的多聯產系統等先進技術方案,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世界領先的能源化工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