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
政策助力新能源產業 開創新能源革命文章來源:慧聰電子網 | 發布日期:2009-05-25 | 作者:王慧霞 | 點擊次數:
新能源是與傳統能源相對應的一種能源,它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核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氫能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第二條規定“可再生能源,是指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由此可見,“新能源”概念與“可再生能源”概念很多情況下可以替代使用。目前世界能源消費大體結構是傳統能源占84.81%,其中石油占38.5%、天然氣占23.9%、煤炭占22.4%;新能源占15.19%,其中核能占8.3%水能2.6%、生物質能2.95%、其他可再生能源1.15%。新能源與傳統能源相比,主要優越性體現在新能源資源豐富,大多是無限的,而傳統能源都是有限的,例如世界原油平均還夠開采41年,天然氣還夠67年,煤炭還夠164年。另外傳統能源都排放二氧化碳等污染物,而新能源比較環保。 新能源革命或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18世紀60年代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蒸汽機技術的誕生,人類社會生產力獲得極大的提升。19世紀70年代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內燃機和電力廣泛應用,經濟結構開始由輕工業為主導轉變為重工業為主導,由農業為主導轉變為工業為主導。20世紀40-50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徽電子技術、航天技術、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如果新能源技術取得重大的突破,有望成為人類歷史上的第四次科技革命,這次革命將根本解決環保與資源枯竭問題。目前世界新能源發展進入加速期。根據國際權威能源組織(如美國能源信息署)的預測,到2030年生物質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在消費結構中的將分別上升到4.85%、1.93%,年均增長率分別為3.3%、3.6%,遠遠高于原油年均增長0.1%、天然氣年均增長0.2%、煤炭年均增長0.7%的水平。 政府加快新能源發展 政府提高風力發電量目標。根據07年頒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政府計劃將風電裝機容量從05年的1,300兆瓦擴至10,000兆瓦,但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已在08年超過這一目標。據預測,新的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料將2020年裝機容量目標從目前的30吉瓦提高到100至150吉瓦。政府將提高太陽能發電量目標。根據07年頒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政府計劃將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從05年的100兆瓦增至2020年的1,800兆瓦。據預測,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將2020年裝機容量目標提高到10,000兆瓦,亦較先前目標提高逾5倍。 核電發展亦將加快步伐。國務院能源署某高級官員稱,在修訂后的核電發展規劃中,核電裝機容量及建設產能將在2020年達到70,000及30,000兆瓦,遠較06年頒布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至2020年)》中設定的40,000及18,000兆瓦為高。同時,政府亦鼓勵發展生物質能發電業,但尚未頒布相關發展規劃。扶持政策將為可再生能源業創造大量商機。為加快可再生能源的產能擴張,預期政府將加大投資及推出扶持政策及刺激措施。因此,可再生能源業的價值鏈(風電、太陽能及核電業)將從扶持政策中受惠。相信風電業將成為最大的受惠者,其次是太陽能及核電。在太陽能板塊中,下游企業較上游企業更可受惠。 [NextPage] 新能源規劃即將出臺帶來的板塊輪動 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在制定有關新能源產業振興的規劃,主要是加快推進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國家在這個階段推出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可謂正當其時。首先新能源部分子行業發展速度超過之前《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的預期;而部分子行業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產業鏈,但國內市場需求沒有形成,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亟待國家政策支持。其次我國資源短缺和能源電力超大規模發展,使能源和電力的發展與環境的發展不協調性和不可持續性更加嚴重。此次規劃的出臺是對資源市場以及對環境生態的影響和發展所需要的資金投入和融資成本的統籌規劃,因此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具有政策上的指導作用,有利于行業的規范發展。在新能源產業的各子行業中,風電由于技術和規模占有優勢,將是未來的發展重點;國內光伏產業在全球光伏產業鏈中仍需產業結構的升級,未來發展需要依靠政策支持;此次新能源振興規劃的內容包含了核能的開發利用,未來核能規劃規模應該也有所擴大。 與國內政策的此起彼伏和A股新能源板塊的熱火朝天形成對比的是相關新能源板塊中光伏企業堪稱慘淡的全年及一季度業績;從收入的角度看,由于目前組件價格僅為去年全年平均水平的60%左右,因此公司2009年要保證收入與去年持平,其出貨量必須要較去年增長接近70%。從全行業的角度看,這意味著2009年的出貨量要接近10GW,接近業內最樂觀者的估計值,由于行業集中度的提高,有部分企業收入在今年實現一定的增長,但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實現收入增長,盡管多數企業出貨量預計均將有大幅增長;從凈利潤的角度看,2008年全年的凈利潤率大大低于2007年,部分企業只有上年的一半,個別企業出現虧損,考慮需求和原材料的情況,估計2009年全年的毛利率水平將比2008年有所回升;綜合來看,部分企業2009年的凈利潤將有所提高,但也有相當部分企業的凈利潤在2009年出現下降;但考慮國內外政策拉動的需求以及成本下降到火電水平之后的內生需求,國金證券認為盡管2009年盈利不容樂觀,但度過這一難關后行業的增長速度將大幅提高;對太陽能行業的投資思路應該跳出眼前的盈利困境,更多地從全球能源變革的大背景出發考慮問題。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