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980x86.gif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充分利用“綠箱”政策 扶持“綠色汽油”產業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 發布日期:2009-12-03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馮獻 詹玲 李寧輝

木薯是非糧作物中最佳的生物質能源品種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能源需求的巨大缺口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石油供給壓力空前增大。因此,作為石油替代性產品的生物質能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其中燃料乙醇是生物質能產業中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生物能源。據統計,2004~2008年我國燃料乙醇總產量已突破180萬噸。目前我國生物乙醇的消費量已占全國汽油消費量的20%,成為繼巴西和美國之后的第三大燃料乙醇生產國,而以非糧原料生產燃料乙醇的技術已初步具備商業化發展條件。據國家《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預測,到2010年非糧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將達到200萬噸,到2020年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將達到1000萬噸、非糧原料燃料年替代成品油約1000萬噸。

從我國實情和國家糧食安全方面來看,作為非糧生物質能原料,木薯是諸多非糧作物中最為理想的一種。首先,木薯不占用耕地面積,實現了不與糧爭地的方針。其次,從經濟效益來看,木薯在同類非糧作物中生產成本最低而產能較高。據估計,以生產1噸酒精計,需要不同原料的單耗為:甘蔗17噸、馬鈴薯9噸、紅薯8.7噸、鮮木薯7噸(或木薯干片3噸左右);在原料成本方面,木薯成本約為2500元左右,而甘蔗和玉米的成本為3000元左右;在產能方面,木薯較甘蔗等的土地酒精產率更高、其凈能比高達3.56,而甘蔗的凈能比最高只達到1.7。因此,用木薯制成的燃料乙醇,不僅被稱為可替代汽油的環保型“綠色汽油”,而且是最經濟可行的生物質能,必將成為我國未來優先發展的能源作物之一。

木薯生物質能源產業經濟生態效益顯著

2007年12月,中糧集團投資在廣西建設的年產2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正式投產,是我國迄今為止唯一投入生產的非糧燃料乙醇項目。2008年3月,國家科技支撐項目“木薯生物質能產業化關鍵技術和研究”也開始實施,

項目實施完后將建成“科研+企業+農戶+基地”試驗示范基地5個、木薯良種繁育基地1萬畝、木薯綜合配套節本栽培技術集成應用示范區5個(核心示范區面積5萬畝)、沼氣管道網或沼氣發電網示范基地1~2個,木薯為原料的萬噸級規模燃料乙醇示范生產線1條。

木薯生物質能源產業帶動農民致富的效應也十分顯著。2008年4月,筆者曾就木薯種植戶種植成本收益在廣西進行典型調查,其中成本包括生產資料(化肥、農藥、種子)、勞動力(以工時核算)以及運輸成本,收益包括公司對農戶的補貼、肥料回送(折價)以及農戶的銷售收入等)。調查得出:平均每戶需花費成本為大約530元/畝(其中化肥為30元/畝,勞動力成本500元/畝,其他為0),而平均每戶畝收益為1344元/畝(其中補貼:30元/畝,肥料回送折價18元/畝,銷售收入1296元/畝),凈利潤高達814元/畝,每畝比往年增長了400多元。而據廣西省發展改革委乙醇辦介紹,僅2008年1季度,廣西就生產無水乙醇1.15萬噸,帶動種植木薯近100萬畝,促進周邊農戶增收3億元。

木薯生物質能源產業還探索出了一條具有很高生態效益的循環經濟路線。在生產生物質能的同時,在木薯酒精廢液和污水處理中,通過循環利用廢水、廢氣、廢渣等生成沼氣,用于鍋爐燃燒,提高能量。沼氣發生系統中的污泥,經混凝、發酵、干燥處理后,有針對性地按配比添加營養劑,充分混合后可生成生物有機肥,可用于木薯種植,改良土壤。同時,利用酒精廢液中不易分解、但對農作物有營養的其他有機成分,用于木薯灌溉,實現高濃度有機廢水的群補循環利用,這有助于節省成本、提高木薯的產量和質量、改良土壤。

充分利用“綠箱”政策加大扶持力度[NextPage]

目前我國木薯生物質能產業還處在試點階段,投資回報率還比較低。筆者認為,在未來木薯生物質能產業發展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繼續加大扶持力度,盡快制定木薯生物質能產業相關政策。目前非糧乙醇依照國家有關原料基地補貼和示范基地補貼的規定,每畝可獲得180元的補貼,并沒有其他財稅方面的政策。在面臨2010年木薯零關稅的情況下,要真正使木薯生物質能產業成為我國新興戰略支柱產業,政府部門則應充分利用WTO規則允許的“綠箱”政策,加大對木薯科技(包括木薯品種選育與繁殖、產品加工開發研究等),技術培訓、推廣市場開拓與營銷,信息和流通體制的建立、健全,環境污染的治理,基地建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同時,政府還應該制定相關法規,通過稅收和其他經濟手段,將能源的外部成本內部化,從而增強木薯生物質能的競爭力。

二是加強木薯原料生產基地建設,完善基地社會服務化體系。我國在未來發展木薯生物質能產業時應選擇適宜木薯種植的區域進行生產,采用“科技+企業+基地+農戶”的一體化產業模式,企業對基地進行育種、良種試驗,通過對當地環境的了解,研發出適宜當地種植的木薯良種,從而積極向農戶推廣木薯良種,做到科技入戶。還可以通過成立“示范園”對木薯進行生產基地良種化,向農戶推廣木薯種植新技術,利用荒山、荒坡,擴大木薯的種植面積,發揮增產增效的潛力。在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始終要健全以家庭經營為基礎,以科研單位和木薯生物質能企業為依托,以農民自辦服務組織為補充的多種經濟成分,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的服務體系,從良種研發,種苗供應、技術服務、加工、運銷、信息等各方面為基地提供服務。

三是加強木薯生物質能龍頭企業建設,推進產業化發展。我國木薯生物質能龍頭企業力量還比較薄弱,因此,龍頭企業自身要不斷提升企業自身的能力,聯結好產前、產中、產后關系,確保產品研發、生產、加工和營銷4個環節的協調發展。在生產環節,企業要加強現今生產技術的改進,形成技術改進和技術研發項互相依存,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在營銷方面,企業應注重引進先進的營銷理念、手段和技術,建立和健全企業購銷信息服務體系,充分利用木薯期貨貿易和遠期交易,溝通電子交易平臺,以避免和減少銷售風險。

四是加大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木薯產業國際競爭水平。目前我國木薯生物質能企業除了廣西中糧生物質能有限公司規模較大外,還存在許多以生產燃料乙醇為主的小型生產企業,這些企業不僅難以支付正在漲價的木薯原料,其生產技術也難以跟上國際水平,缺乏國際競爭力。生物質能產業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只有規模化生產才有規模效應和競爭力。因此,政府應出臺相應政策,提高木薯生物質能產業的準入門檻,鼓勵大型企業兼并中小企業或者中小型企業重組為大型企業。此外,在我國木薯最大生產基地廣西毗鄰東盟自由貿易區國家,可以通過加強與東盟國家合作,擴大發展空間,提升產業國際競爭水平。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

鏈接

木薯生物質能源產業簡介

我國木薯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海南、福建、云南、湖南、四川、貴州、江西等9省(區)。其中廣西的種植面積就占了全國木薯種植面積的60%多,兩廣地區共占90%左右。目前,廣西、廣東、海南等省份仍有荒地、裸土地及后備宜林、宜農、宜牧荒山等未利用土地約2億畝,其中僅廣西省可供開發種植木薯的土地就有4000萬畝,若開發1/5用于種植木薯,按畝產2噸計算,可收獲8000萬噸,生產燃料乙醇約1000萬噸,折合1430萬噸標準煤。
   近兩年,木薯生物質能的開發和利用逐漸被提上議事日程。2007年5月農業部出臺的《農業生物質能產業發展規劃》中認為,我國可轉換為能源用途的作物和植物品種有200多種,而目前適宜開發用于生產燃料乙醇的農作物主要有甘蔗、甜高粱、木薯、甘薯4類。2007年下半年出臺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計劃》、《生物燃料乙醇暨車用乙醇汽油中長期發展規劃》都把木薯提到了一個重要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中國新能源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新能源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能 源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新能源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綜合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