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
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啟動為何這么難?文章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 發布日期:2010-07-21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6月初四部委就出臺了《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下簡稱《通知》),到目前為止只有深圳正式舉行了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推廣試點補貼的啟動儀式。據悉,合肥與上海的相關配套政策正在做最后的醞釀,最近就可以發布。而長春和杭州在這方面的進度可能要稍微遲緩些。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李勝茂指出,對于上海、深圳、杭州等5個城市來說,能夠入選國內首批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推廣試點市是一項政策利好。因為這些城市可以借助先行先試的條件將本區域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搶先做大,這樣在未來就可以獲得競爭的主動權。但為何只有深圳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其他城市的動作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快呢? 李勝茂認為,試點城市啟動正式補貼活動進度過慢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推廣試點市的配套政策制定工作是一項工作量非常龐大的工程,從起草、定稿到最后審核需要時間較長。一方面地方政府要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方案;另外,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額度較大,相關政策的漏洞應盡量在事先就考慮到,否則補貼資金就會存在被惡意騙取的風險。 除深圳外,其他幾個試點城市缺乏可以依托的相關車型可以參考也是這些城市配套政策遲遲不能出臺的一個重要原因。深圳可以依托比亞迪研發的F3DM和E6兩款成熟車型的銷售價格作為補貼參考,地方配套補貼資金定為多少合適有據可查。而上海、長春等市雖然也擁有本土的汽車企業,但是這些車企大多沒有量產符合補貼標準的新能源車型,這就使得這些城市如今要面臨無車可補的尷尬。 李勝茂指出,本級財政資金是否充裕也是一個影響因素。深圳對購買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汽車的消費者,采取的是在國家補貼的基礎上分別追加3萬元和6萬元補貼方案,補貼的力度相當大。但是像長春和合肥這樣的二線城市,本級財政收入并不寬裕,而且比新能源汽車補貼更為重要的資金需求比比皆是,要想足額撥付一筆補貼資金對于這些地方來說的確有些困難。而在深圳率先推出大額補貼辦法后,其他城市更是面臨被比較的境地,倘若自身的政策力度要比深圳小許多,那么本地消費者的購買欲將會受到極大抑制。 目前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下,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呈一種迅猛發展的態勢。在這種情況下,剩下的4個試點城市必須盡快出臺本區域內的配套試點政策,爭取在試點期內獲得最大的試點效果。還未啟動試點的這幾個城市要在借鑒深圳出臺的相關政策和結合本地實際的情況下,科學務實的制定配套政策。比如本級財政不是很充裕城市,可以采取初次購車補貼少一些,但在車輛使用過程中要彌補起來。比如在停車費、路橋費等方面給予消費者優惠,一樣可以在不降低補貼力度的情況下,讓本地政府一次性撥付的補貼資金較小。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也指出,深圳之外的其他城市之所以被沒有現成車型可以參考而困擾,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城市都有地方保護主義的傾向。試想,如果比亞迪能夠在這些城市暢通無阻的銷售,那么也就不存在配套政策制定時沒有相關車型作為依托的局面。(中投顧問)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