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
專家建議應加快出臺新能源配套政策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 發布日期:2010-09-29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在27日舉行的“透視中國”宏觀經濟高層論壇之“新能源 新經濟”上,針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與會嘉賓認為,在資源環境問題尖銳的今天,新能源發展的動力機制仍有許多門檻需要跨越,下一步要積極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出臺積極配套的政策措施,優化發展環境,拓寬投融資渠道等。 2010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將大力培育戰略性新型產業,再次提到新能源等高端制造產業。隨著新能源逐漸成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相關支持政策更是頻繁推出,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已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指出,在資源環境問題尖銳的今天,新能源發展的動力機制有兩道門檻,一是資源與環境的凈收益應該為正,二是新能源的效率需要接近和超過化石能源。跨過這兩道門檻,需要建立健全的創新體制,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提高經濟上的可行性。另外,還需要政策對創新性企業在政策上的支持。 中國社會科學院能源經濟中心主任史丹認為,我國新能源開發利用規模來說還是比較小的,國家發展新能源意義不僅僅是改善我國能源結構,更重要是成為拉動經濟增長新興產業,可以帶動我上游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發展。 她認為,十二五能源的發展,最主要還是優先發展一些天然氣,水電,核電,其次做好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還處在一個起步階段,它的一些市場機制還需要國家市場政策支持。今后,要積極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地方要出臺積極配套的政策措施,籌集配套資金,給予一定稅收優惠,優化發展環境,招商引資,以及積極促進人才的引進和影響,拓寬投融資渠道等等。 英利集團首席戰略官馬學祿認為,在現有價值體系的條件下,清潔能源的成本還是比較高的,主要是由于現有價值體系的扭曲和缺失,對傳統化石能源沒有計算資源成本和環境成本,這樣會加重我們能源危機和環境危機。 他認為,發展新能源應該充分利用新能源優勢,應該把智能電網、節能,清潔可再生能源等作為一個大系統整體考慮,而不是僅僅就某一種能源形式出臺某一些政策,在能夠發揮各種資源優勢的條件下優先發展,不見得實行全國統一的方式,這樣會取得更大的收益。 對于新能源行業的投資,大成基金新能源行業研究員陳鵬宇認為,需要對企業進行四層篩選,首先是相關行業的發展空間,如對生物能、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等進行比較、排序;其次是觀察相關企業的商業模式,因為新興行業的發展總是伴隨著新的商業模式的誕生;三是要比較企業相對于行業內其他企業的競爭優勢之所在;最后,企業管理層的意愿和戰略性舉動會對企業的業績前景造成很大影響。 陳鵬宇認為,多晶硅價值嚴重低估,可長期看好。從短期來看,訂單飽和,價格止跌,行業全年盈利超出預期;中期來看,估計明年需求至少增長30%,超預期盈利和國內外的政策環境,將成為下半年股價的驅動因素。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