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
新能源投資潮起:政策密集訂單飽滿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 | 發布日期:2010-10-09 | 作者:劉曉午 | 點擊次數:
“最近新能源的會議特別多,新能源投資主要看政策,下半年新能源政策環境會非常好,所以我現在通過開會學習,有時候一天能開兩個會。”9月27日,由中國經營報社、 China Economist雜志在北京舉辦的透視中國——“新能源·新經濟”宏觀經濟高層論壇(以下簡稱“新能源論壇”)上,北京一家私募基金經理王俊如是對《中國經營報》記者描述他眼中新能源熱度。 飽滿的訂單 支持王俊觀點的是,在證券市場上,東方電氣等新能源品種的表現出眾。截至9月28日收盤,東方電氣一路飆漲,其A股總市值高達637億元。 “東方電氣我們一直在跟蹤調研,一直以來,雖然屬于新能源,但東方電氣的估值水平就是上不去,原因在于東方電氣的風電規模較金風科技小,技術上也相對落后,所以投資者不愿意給出很高的溢價。但現在不一樣了,東方電氣的核電業務在今明兩年將出現爆發性的增長,所以估值水平瞬間提高。”王俊說。 據了解,國家能源局已經提出2020 年核電總裝機達到8000 萬千瓦的目標,“十二五”期間核電裝機需要達到4000 萬千瓦。一般而言,核電建設周期為5 年以上,如果要達到核電裝機容量8000 萬千瓦的目標,2010年~2015 年將是審批和建設高峰期,也將是合同高峰期,相關設備制造商將處于景氣度高點。 山西證券行業分析師梁玉梅分析,在核電的常規島設備市場方面,東方電氣、上海電氣和哈動力壟斷了國內市場,其中東方電氣占到了50%的市場份額,預計公司2011 年核電收入有望達到100 億元以上,實現爆發式增長,占公司收入比例達到30%左右。 而東方電氣的半年報顯示,2010年上半年核電銷售收入僅為14.61 億元,同比增長170.9%,占主營銷售收入的比重迅速由3.52%上升到8.80%。核電毛利率為17.57%,而上年同期為-16.17%,分析師預計未來隨著規模的提升毛利率仍有所上升。 而另一家新能源品種天威保變正在蟄伏之中,天威保變包括特高壓和天威英利的光伏太陽能兩大業務。 數據顯示,自7月下旬開始,國內多晶硅價格從60美元/公斤的市場低價啟動,周周創出新高,到9月底已接近100美元/公斤大關。 “我們通過微觀企業調研發現,企業訂單非常飽和,太陽能行業全年盈利超過預期。中國廠商增速高于行業平均增速,因為國外一些企業生產成本各方面相對比較高,他們在整體電價下調背景之下競爭力在下降,而中國廠商競爭力在提高。”大成基金新能源行業研究員陳鵬宇說。[NextPage] 陳鵬宇說,一些微觀層面的信號顯示,很多組件企業開始要求下游客戶支付預付款,說明企業仍是比較強勢狀態,有些企業甚至不惜支付違約金撕毀了原來市場較為低迷時的一些廉價訂單。 密集的政策 “‘十二五’規劃調結構,方向比較確定,對于新能源投資有實質性影響。”在陳鵬宇看來,作為哥本哈根會議的一個延續,11月墨西哥全球氣候大會即將召開,國內也會提前進行相關產業政策的造勢,以緩解一個月前國際能源署把中國列為最大能源消耗國的壓力。 一直以來,國家不斷推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政策規劃。如1995年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綱要》,2001年制訂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十五”規劃》,2003年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以及2006年的《“十一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 “目前國家促進新能源產業政策措施有三類,第一是法律法規,第二是相關一些財稅措施,第三是產業規劃。”在新能源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工經所能源經濟中心主任史丹介紹說,加上正在制訂的“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規劃,我國近幾年密集出臺一些促進新能源發展的政策措施,為新能源發展創造了一個比較好的市場氛圍。各地方省市發展新能源積極性非常高,江蘇、山東和山西都出臺了一些促進新能源政策。 同時,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單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標是一個硬指標,2010年的全國單位GDP能耗需要降低5.2%,而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09%,下半年節能降耗的壓力較大,這也成為新能源推動力。 “未來政府對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只會多,不會少。目前國家正在制訂‘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規劃,到2020年風能發電要達到1.5億千瓦,太陽能可能是2000萬千瓦。”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一位常務理事向本報記者透露,這個目標也只是指導性目標,在實際運營中很可能突破。據了解,德國現在太陽能和風能占整個電網總量最高能達到30%,而中國目前只占不到1%,要完成“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規劃目標并不困難。 據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長李瓊慧表示,目前新能源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兩塊,一是“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規劃;一個是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中涉及的新能源產業及節能環保產業,后者的內容更為廣泛具體,隨后將出臺具體的實施細則及政策措施。后一個規劃中提到新能源(包括水電和核電)2011年~2020年累計直接增加投資 5萬億元。 “據我了解,‘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規劃中的重點是加快核電建設,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核電基數最小,要完成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5%左右,必須加快核電建設。”李瓊慧說。 應被采訪者要求,文中王俊為化名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