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980x86.gif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兩大政策,力促中國碳交易市場正式啟動

文章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 發布日期:2010-11-23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近期,“十二五”期間中國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政策信號首次得到明確;而早在2009年11月25日,溫總理提出,中國“2020年前,將在2005年基礎上減少單位GDP碳排放強度40%到45%”。這兩大政策,宣告中國碳交易即將告別過去自愿減排為主的時期,正式邁入一個全新的階段,中國碳交易市場建設正式啟動。

中國曾經缺乏碳交易需求

“形成規模化的碳市場有三個基本條件:科學性、稀缺性和流動性。基于這個觀點,自愿減排不可能有大規模發展,因為它雖然滿足了科學性,但不滿足稀缺性和流動性。”北京環交所總經理梅德文表示。

長期以來,雖然中國在CDM市場充當了重要角色,但由于CDM只是全球碳交易市場中極小的一部分,中國實際上是缺乏碳交易需求的。《京都議定書》即將于2012年到期,而CDM作為《京都議定書》中引入的三個靈活履約機制之一,《京都議定書》到期,也意味著CDM機制到期。CDM機制未來的不確定性,使整個CDM行業都更加謹慎,投資方謹慎投資,買方謹慎出手,最終也導致了CDM注冊項目的減少。而中國的碳交易項目絕大部分都集中于CDM方面,因此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碳交易的熱度。

其實,之前中國的碳交易之所以清淡,更主要的是因為中國沒有強制規定減排義務,碳交易還停留在自愿交易階段,規模極小。中國國內的企業或者其他機構沒有必要購買碳指標,國內已經達成的碳交易,其買主大多來自國外。反觀發達國家,由于對國內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有嚴格控制,企業和機構對碳排放權都有著很大需求。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2009年發達國家碳排放配額市場的二氧化碳交易總量就達到73億噸,市值達1200多億美元。而且據世界銀行預測,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場交易值即將上升至1500億美元,與全球石油市場交易值持平。[NextPage]

中國碳交易的新起步

來自荷蘭的國際碳買家——中國碳基金(荷蘭)認為,隨著全球對環境問題的日益重視,碳交易需求越來越大。具體到中國,由于政府強制性指令的發布,刺激了碳交易需求的急劇增加,中國的碳交易可謂是邁上了一個完全為之一新的臺階,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之內,都將會持續有動力的發展下去。

首先,“2020年前,中國將在2005年基礎上減少單位GDP碳排放強度40%到45%”這一目標,是中國碳市場發展的一個絕好契機。中國碳基金(荷蘭)指出,全球碳交易市場99%是強制碳市場,只有1%不到是自愿碳市場。單位碳排放強度降低的減排目標,對于中國的特定行業和企業來說,就相當于減排任務的出現,中國碳排放的稀缺性已經出現,勢必促進碳交易需求的激增。有需求就有發展,因此,這一事件已經成為中國碳交易發展的風向標。

其次,在10月27日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包含著引人注目的一段表述是“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 一向被中國政府有意回避的“碳交易”,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給出了明確的實施時間。

最后,單純依靠行政手段減排短期效果突出,但最終反而會使減排成本更高,之前中國部分地區為達到減排目標拉閘限電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說40%~45%的單位強度減排是一個目標,建立碳交易市場則表明中國政府不會采取單一的行政手段(如碳稅),而傾向于依靠市場的力量來實現這個減排目標。因此,中國在“十二五”期間勢必要引入市場機制,完善碳交易系統。而且在效果比較上,國際也普遍認為是碳交易優于碳稅。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孫翠華在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天津會議時透露,中國將在5年內在部分行業和地區試點推出碳排放交易,這不啻是中國建立碳交易市場的一個發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中國新能源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新能源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能 源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新能源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綜合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