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980x86.gif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國家鼓勵節能減排 新政策呼之欲出

文章來源:大河報 | 發布日期:2011-01-07 | 作者:解元利 | 點擊次數:

  核心提示

  隨著三項利好政策集體“退出”,等待審議通過的新車船稅、醞釀中的治堵方案等一系列“利空”政策,都將使得2011年汽車市場前景變得撲朔迷離。盡管“利空”消息不斷,但是國家鼓勵節能減排政策依然繼續。

  新車船稅政策有望出臺

  去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草案)》(下稱《車船稅(草案)》)公布征求意見,草案顯示,新車船稅擬按照排量分7個檔次征收。新車船稅的稅率將可能按照排量大小分成四個檔次:1.0L和以下排量、1.0~1.6L、1.6~2.0L、4.0L和以上大排量車型。除了1升以下的小排量車,其余級別的征稅上限都將大幅上調,如1.0~1.6L醞釀年稅額最低為360元,最高可征1080元。大排量豪華車所屬的4.0L和以上區間,起征點可能超過3500元,最高或上調到萬元。

  然而,這個打破了原來“一刀切”的做法,從去年10月25日開始審議到現在,引起了一片爭議之聲。從是否能真正促進節能減排,到按排量征收能否充分體現財產稅性質,再到車船稅增幅是否過大等質疑之聲不斷,甚至有人直指是在“變相加稅”。

  影響:

  備受爭議的新車船稅由于目前還未正式通過,2011年年初車主交納車船稅時依然按原來的標準執行,目前河南省20座以上的大型客車年稅額為480元,10至19座的中型客車年稅額為420元,9座以下的小型客車年稅額為360元,微型客車(汽缸總排氣量小于或等于1升)年稅額為240元。由于現行的標準,不能對大排量車消費形成實際的引導作用,因此,新車船稅改革與實施也是勢在必行,未來新車船稅必然會將節能減排的作用凸顯出來。而這也必將會對人們購車消費選擇產生影響。

  治堵政策可能增多

  去年北京市出臺了《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及《實施細則》,提出對小客車實施數量調控和配額管理制度。《細則》規定:2011年北京的發放汽車牌照總數為24萬輛,通過“搖號方式”每月平均發放2萬輛。北京成為全國第一個出此“重拳”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城市。

  影響:

  隨著近兩年汽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城市機動車保有量大幅攀升,這使得交通擁堵成為當前影響大城市居民購車的一大因素。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車滿為患,在此背景下,北京治堵政策的出臺對于全國其他城市具有相當大的示范效應,也許不久將來,除北京之外,其他一些城市也會相繼出臺類似的政策,這也必將會使得汽車銷量增長“回歸理性”。一位業內人士就曾直言:“廣州從去年年初就曾經討論有關‘限車’的一系列措施,但是礙于輿論反對的意見較大,所以最終沒有實施,現在北京開了這個‘頭’,一定會對廣州、上海這樣的城市‘治堵新政’的出臺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NextPage]

  節能車補貼政策仍將繼續

  日前,財政部明確表示,繼續實行結構性減稅是2011年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內容之一。另外,為加快汽車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促進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2011年繼續采取財政補貼政策,支持全面推廣節能汽車和加大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力度,繼續實施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政策。

  “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旨在推進節能減排戰略,指通過財政補貼方式對能效等級1級或2級以上的十大類高效節能產品進行推廣應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正是該政策的主要推廣對象之一。其中節能汽車的定義為,排量1.6升以下并且油耗水平能夠達到節能標準的車型。   

  影響:

  去年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以來,2010年6月18日、8月17日、9月28日和12月3日已經相繼發布了四批政府補貼車型名單,到目前已近270款車型入選節能補貼目錄,基本覆蓋了主流乘用車企業的小排量熱門車型。而這些車型均可直接從汽車經銷商處獲得3000元的購車優惠補貼。2011年,節能補貼將會“唱主角”,被業界視為是“沖抵”購置稅優惠政策取消所帶來影響的利好政策。除此之外,2011年在政府加大對于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力度的推動下,新能源車方面也將會出現新的增長點。

  “三包”政策今年或將出臺

  汽車出現了質量問題,投訴無門,目前,舉證難、鑒定難、索賠難已成為汽車維權路上的最大障礙。眾所周知,2004年末,國家公布了《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草案)》,向社會廣泛征集意見,時過6年,“三包”法規始終未正式出臺。

  有消息稱,如今困擾汽車“三包”(包修、包換和包退)規定出臺的兩大難題——“合法性”和“操作性”已基本破解。近日,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產品三處處長謝鵬鴻更在一論壇上透露,“三包”規定已經進入深入研討并著手制定可操作細則規范階段,“有望在2011年上半年出臺”。如此看來,期待多年的“三包”規定已經進入深入研討并著手制定可操作細則規范階段,今年出臺有望。

  點評:

  隨著汽車走進百姓家庭,“三包”規定出臺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漲。有數據顯示,2010年前三季度,全國消協接到汽車投訴案件1.3001萬件,其中質量問題和安全問題占69.8%,包括發動機漏油、變速箱故障、氣囊失靈、剎車失靈等。汽車質量問題是近年來汽車投訴的主要問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些車主的愛車出現質量問題后,消費者往往苦于“投訴無門”。依據我國相關法律中“誰投訴,誰舉證”的原則,消費者的劣勢地位是顯而易見的。

  業內認為,“三包”政策的主要功能并非完全在于保護消費者,而是在于建立產品責任的法律制度。它將明確生產商、銷售商、維修商與消費者之間的權利與義務,制度化、規范化汽車產品的權責關系。明確汽車產生質量問題后,質量問題舉證、鑒定機構選擇以及索賠流程等一系列在現行制度下無法徹底解決的難題將迎刃而解。

  無論怎樣,“三包”政策的出臺,最終受益的還將是消費者,困擾多年的汽車質量問題解決途徑將獲得法律層面的最有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中國新能源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新能源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能 源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新能源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綜合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