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980x86.gif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新能源打破傳統利益格局 需政策出手相助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發布日期:2011-03-07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太陽能生產線停工的消息不時傳出。那么,綠色能源行業的進入是否存在很大的風險?在綠色能源領域,哪些方面存在巨大潛在機會?后續政策走向將會如何?
  在“兩會”期間,《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特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副所長李俊峰,全國人大代表、皇明太陽能董事長黃鳴等權威專家及“兩會”代表暢談我國綠色能源的發展,并希望從中找到上述問題的答案。

前景廣闊 資金躍躍欲試

NBD:在經濟不景氣時,太陽能生產線停工的消息曾頻繁傳出。綠色能源行業是否仍然值得投資?

李佐軍:我國新能源發展才剛剛開始,發展前景還十分廣闊,現在新能源的占比僅在10%左右,化石能源占90%。如果新能源能達到50%的話,那還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從化石能源來說,利好天然氣;從新能源來看的話,利好太陽能和風能。這些都是比較成熟的能源,替代效應會比較明顯。從這些行業來看,由于風電有比較好的政策基礎,發展空間比較大。水電、核電、太陽能以及海洋能也會有很大的空間。從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情況來看,“十二五”煤炭消費比重下降7個百分點,給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以及水電、核電和天然氣的發展讓出了巨大空間。

從最近的情況來看,各個地方的可再生能源規劃目標遠超國家規劃目標,而2020年我國減排40%~45%的承諾更是使得社會資源和政策資源向此傾斜。目前各路資金躍躍欲試,試圖找到進入的機會。

李俊峰:無論是傳統能源行業還是清潔能源,目前發展空間都很大,因為需求量太大?,F在不是誰發展誰不發展的問題,而是哪些發展得更快一些,哪些發展得更好一些的問題。水電、風電和核電等都會發展得很快。

NBD:作為皇明太陽能企業的掌舵人,您是怎么看的?

黃鳴:首先,我認為綠色能源的應用將在三大領域大有可為,這三大領域分別是工業、交通和建筑。

工業用能占總用能的1/3。我認為,在工業方面也應該盡量用可再生能源。比如說,在茶葉和煙草等的烘干方面,目前來看,多以燒油和燒氣的方式為主,其實,直接用太陽能進行轉換也是可行的。從這個角度來講,可再生能源完全可以替代其中50%或者更多,最終是要完全替代。

在交通方面,如汽車等,也可以以太陽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作為動力。

建筑用能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建筑節能,另一部分為建筑的能源供應,如照明系統等。無論是節能、采暖,還是照明系統,都可以加大太陽能的利用。

從理論上來講,有一半以上的用能都可以用太陽能來替代。而這方面的應用不僅僅需要相關企業來推動,還需要全社會尤其是與之相關房地產、建材等行業聯手打造。但從目前來看,還剛剛起步,力度太小了。

現在最重要的是在進行房地產規劃時,將使用可再生能源、太陽能考慮進去。另外,在新農村建設方面也應該將這方面的功能加強。

在綠色能源的應用方面,我認為太陽能的發展空間將會更大,因為風能資源的使用可能會逐漸飽和。而在太陽能的應用方面,目前多以發電居多,我認為應該擴展到光熱利用。現在光電的利用率為17%~18%,并網后發電利用率僅為12%,而光熱的轉化率很容易達到50%。就成本收回而言,3年便可以做到。

依靠政策破解技術瓶頸

NBD:新能源發展中存在的最大障礙是什么?應該如何解決?

李佐軍:現在一些新能源的成本還相對較高,部分技術瓶頸難以快速取得突破,一旦技術突破達到某個臨界點,成本接近于傳統能源,新能源將會在較短的時間內逐步取代傳統能源的主導地位。另外,新能源并網的問題仍將長期制約新能源的發展。 [NextPage]

李俊峰: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出現諸多問題,歸根結底是因為技術不成熟。不論是技術的發展,還是產業化程度,都需要金融的推動和政府的支持,這兩個因素一旦缺失其一,行業就會遭到巨大的沖擊。光電如此,生物柴油如此,新能源汽車也是如此。

電動車必須在電池上下很多工夫,才能夠真正發展起來。目前,中國的多晶硅技術都源自國外,光伏電池的大部分關鍵裝備技術也都來自國外,至于更為先進的薄膜電池技術,中國落后五年至十年,缺乏競爭力。

NBD:有專家稱,清潔煤將首次寫入“十二五”能源規劃,目前其發展空間如何,還面臨哪些困難?

李佐軍:清潔煤需要有技術的突破,大規模商業化需要比較大的投入。另外,新能源擠壓傳統能源,觸動了一些利益格局,需要通過財稅和金融政策來引導,扶持低碳化,給予政策傾斜。

上網難題難在執行

NBD:統計表明,2010年1~6月,風電未收購電量為27.76億千瓦時。上網難成為現在發展的重大難題,那么,這給發電企業投資增加了風險,您認為以后該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

李俊峰:這個數據我知道,不過這是對商業運行數據的統計,其實有很大一部分還處于調試中,并未簽訂商業合同,事實上是并網了的,現在真正沒有并網的風電只是少數。每個企業的調試期不同,有的長達一年多,這是正常的。現在并不存在風電上網難的問題,也不存在風電上網技術方面的問題,主要是政策執行問題。

李佐軍:這涉及到電力改革、各個方面的利益分割和權力分配問題。因此,需要搞好各個環節的設計,無論是發電環節、配電環節還是售電環節,均涉及到利益矛盾問題,上網同樣如此。新能源上網以后,對新能源企業來說是個利好,但是,對電網公司來說,就要看值不值了,給新能源企業牽線不經濟,電網就沒有積極性。

從2002年至今,電力改革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步。因此,上網難這個問題在電力改革沒有完成前會一直存在。

NBD:預計國家將會出臺哪些政策進行扶持?

李俊峰:在“十二五”期間,對新能源的扶持政策可能不會有大的變化,仍會延續“十一五”的政策,至于更偏向于誰,仍需待政策正式發布。

黃鳴:希望能夠出臺更多側重于用戶端方面的政策,支持示范工程,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商業化運作。如太陽能光熱以及在建筑上的應用,農村的太陽能沼氣、大棚等應用。

NBD:一直被熱捧的太陽能行業最近吃了次“閉門羹”,美國“301”調查案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請問各位,從長期來看,應該如何應對?

李俊峰:“301”調查案已成過去。從這個事情來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中國新能源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新能源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能 源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新能源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綜合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