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
可再生能源怪象:企業趕著政策走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 | 發布日期:2011-05-09 | 作者:索寒雪 | 點擊次數:
內蒙古風電先叫“快”又叫“?!?,只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一個縮影。摸著石頭過河的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一直處于“產業先行,政策在后”的狀態中。 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張平秘書長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企業只有先去實施,再去向政府申請政策,這樣才能夠說服政策制定者?!?/P> 業內人士擔心的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可再生能源產業必將付出不菲的機會成本。 政策倒置格局 作為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的秘書長,張平經常收到地方企業的建議書,希望可再生能源協會能夠將建議書轉交到決策部門。 “很多企業是在遇到阻礙之后,才向政府伸手要政策。而在中國,沒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企業的發展很難進行下去?!睆埰礁嬖V記者,多年來他的工作重頭之一,就是為企業呼吁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身為四季沐歌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總裁,李駿經常在各種場合向政府反映企業的要求政府應該有更多的政策投入到太陽能光熱技術中,就像太陽能光伏發電獲得的政策支持一樣。 與許多其他清潔能源相比,太陽能光熱從生產到銷售全過程都能做到清潔環保,并且僅僅在用戶使用一年零一個月即可彌補消耗掉的能源。 此外,“太陽能光伏最多只能轉換10%~12%左右的能量,而太陽能光熱不需要采用電池轉換,吸收的太陽能能夠更多地轉換成熱能?!?李駿告訴記者。 “其實,我們國家的太陽能光熱技術在國際上是領先的,但是一直沒有企業愿意靜下心來潛心研究,而只是把光熱技術用在熱水器中。”李駿表示,“這只是對光熱技術的最初級利用。光熱技術發展下去,還可以供暖、制冷,進行海水淡化、烘干?!?/P> 最近北京大學與四季沐歌共同成立了太陽能研發基金,僅進行研究方向初選階段就投資150萬元,“如果選擇好了方向,科研需要歷時2到3年,希望能給太陽能光熱產業提供更大的發展平臺?!崩铗E表示,“雖然目前中國光熱技術在世界領先,但是僅靠一個企業的力量,沒有政府的支持,將很快被超越,因為國外企業有強大的政府支持作為后盾,無論是資金實力還是政策鼓勵,我們都顯得力不從心?!?/P> 李駿只是眾多政策呼吁者之一,但他明白,目前光熱產業的規模非常小,對地方政府的GDP幫助很少,所以,地方政府很難顧及產業起步時的需求。 而張平道出了其中的玄機:“政府是希望看到企業更多的成果,再去給予政策支持?!边@讓政府決策與企業又陷入到了一個尷尬的倒置境地。[NextPage] 先看結果,后給政策 現在,李駿經常參加行業內的聚會,不放棄任何一個渠道尋求政府支持。 “其實,我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得到光伏行業能夠享受到的各種政策,以促進產業的發展。”李駿表示。 一位光熱產業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因為太陽能光伏發電處于“兩頭在外,污染在內”的局面,即原料和銷售市場都在國外,而重污染的制造階段卻在國內,而太陽能光熱市場和原料基本都在國內。 “雖然大家都知道光伏和光熱的利弊權衡,但是太陽能光熱的產業太小,得不到重視?!崩铗E表示。 2010年12月2日,財政部、科技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能源局等四部門聯合在北京召開會議,推進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范區,以推動光伏產業發展。此外,記者看到很多省市都推出了對光伏企業的優惠政策。 一些地方政府規定,光伏企業投產后,第三年至第八年由受益財政按其當年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的50%獎勵給企業;對光伏企業新建或擴建技術改造項目,優先安排爭取國債、技改財政貼息及其他專項資金支持;對硅料、硅片生產企業生產用電按0.48元/度的較低價格結算。 與之相比,光熱產業則非?!翱蓱z”。上述光熱產業的人士對記者直言,在他的印象中,“只有家電下鄉中,企業獲得了政府的補貼,如國家強制要求12層以下樓房安裝太陽能等?!?/P> “光熱發展的情況非常典型?!睆埰矫貢L向記者表示,“污染少、投入少,政策也少,很多企業都這樣反映,但是,要讓政策制定者認識到這一點還需要一定的過程。” 對標歐盟 與中國相對,歐盟則采取“政策先行”的做法。 以光伏行業為例,自2007年起,歐盟國家就開始對新能源行業進行補貼,使其裝機容量大幅增加。近日太陽能協會與意大利政府協商后,決定至2017年,每年光伏補貼總額將控制在60億歐元之內,并引入德國的激勵機制,補貼會隨著安裝量調整。業內人士預測,60億歐元的補貼上限,足以支持意大利未來6年年均新增裝機10GW 以上,相當于2010年全球裝機總量的60%。 此外,西班牙還為風電普遍面臨的上網問題,提前制定了布局規劃。據了解,由于西班牙風資源主要集中在北部和南部,西班牙的風電場也是以成片開發的大中規模的電場為主,但為了減少電網接納風電的壓力,政策開始采取措施鼓勵建設中小規模的分布式風電場。 歐盟光伏政策的開閘出現了“政策領跑”的現象,帶動了整個光伏行業的發展,歐盟成為中國光伏企業最重要的海外市場。 “相比歐洲,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產業則恰恰是倒置的做法,即要企業先做出成果,政府再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币晃灰竽涿臉I內人士表示,除非這樣的現象得到根治,否則可再生能源產業在我國“迷途”依舊。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