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風電行業在歐美等國的發展都受到了財政政策的扶持,包括財政激勵政策、競爭性政府采購政策、可再生能源配額政策與電網回購政策等。與美國對風電行業直接給予財政補貼不同的是,歐洲一些國家一般多采用電網回購政策對風電行業予以扶持。
歐洲風電:PPP+電網回購政策
以德國為例,風電行業發展一直以社區出資與地方政府扶持相結合為主,這種方式讓該國小型風電企業從PPP模式中籌集到了所需的啟動資金。為了有效化解私人投資的風險、更好地提高風電的使用效率,德國還啟動了電網回購政策。
電網回購政策就是在20年~25年的期限內,國家按照高于市場的保障價購買輸入電網的電,補貼價可提供近10%的回報。目前,類似的補貼價已經推動全球50多個國家的風電發展,這些國家在過去的10年中推行了補貼價政策,推動了風電機組的生產并使價格下跌到不再需要補貼的程度。
美國風電:財政補貼
美國能源情報署(EIA)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13財年,美國聯邦政府對風電的財政補貼已經超過了59億美元。盡管美國政府對風電所給予的補貼超過了太陽能(2013財年,聯邦政府對太陽能的補貼規模為53億美元),但風電在2010至2013年間的裝機規模增幅在10%以下。
美國能源部發言人指出,聯邦政府在過去20年的時間里曾先后對水電、火電與核電企業給予了大規模的財政補貼,使其能夠得以發展壯大,但即便如此,這些企業所提供的電量也并不能讓政府滿意。相比之下,聯邦政府對清潔能源所給予的財政補貼無論從規模還是從頻率上都不及傳統發電企業,但風電企業間接實現的經濟價值讓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