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動態 |
BP能源統計:可再生能源增長創歷史新高文章來源:能源雜志 | 發布日期:2020-06-18 | 作者: | 點擊次數:
2020年的不平靜在全球經濟活動方面的體現尤為明顯,能源行業亦是如此,在大封鎖的形勢下,各方都付出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代價。 6月17日,《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第69版發布,(以下簡稱《年鑒》),通過對2019年能源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展示新冠疫情發生前的全球能源趨勢。 “健康領域和經濟領域的綜合沖擊將重塑所有人生活和工作的全球經濟、政治和社會環境,也有可能加速新興趨勢并創造相關的機會,使世界轉向更可持續的道路。”BP首席執行官陸博納(Bernard Looney)指出。 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Spencer Dale)也表示:“疫情嚴重干擾了全球能源市場的運行。本年度《年鑒》重點關注新冠肺炎爆發之前能源領域已出現的重要趨勢,以期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助力世界擺脫疫情影響,并向凈零轉型。” 波折的能源市場何時才能恢復常態,疫情前的能源道路又會對接下來逐漸復蘇的能源產業有怎樣的啟示? 至關重要的時點 從一定角度來看,封鎖造成的日常生活中斷展現了一個清潔、低碳世界的一瞥,比如世界許多污染最嚴重的城市的空氣質量已有所改善,天空變得更加晴朗。 國際能源署(IEA)估計,今年全球CO?排放量可能下降26億噸,實際上這樣的下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而且隨著經濟的復蘇和生活恢復正常,這些表面樂觀的生態收益將有喪失的風險。 《年鑒》指出,部分數據令人鼓舞,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持續強勁增長。在風能和太陽能的帶動下,可再生能源的增長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占2019年一次能源增長的40%以上。與此同時,煤炭消耗量在過去六年中第四次下降,其份額全球能源結構下降到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但是能源的結構性仍不容樂觀,盡管煤炭份額在去年下降,但仍是最大的發電來源,占全球發電量的36%以上。相比之下,可再生能源僅占10%,未來三十年,可再生能源需要更加強勁地增長,以使電力行業實現脫碳的目標。 更令人擔憂的是碳排放的趨勢。2019年碳排放量增速放緩至0.5%,較低的增長率在某種程度上暗示了一些樂觀的方面。但是這種減速是在2018年碳排放量大幅增長2.1%的背景下才出現。隨著世界逐漸擺脫新冠疫情的危機,能源轉型也需要做出決定性的改變,以邁向更可持續的道路。 陸博納(Bernard Looney)在介紹報告時表示:“隨著全球逐漸擺脫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們感覺正處于一個至關重要的時點。” 如何實現2050凈零愿景? “凈零的情景是能在2050年實現的。當前已經涌現了諸多的零碳能源和技術,挑戰在于如何快速推廣應用,如何按時按比例的使用。我對此表示樂觀。”陸博納(Bernard Looney)表示。 《年鑒》指出,要在2050年之前實現凈零排放,世界需要在未來25年中每隔一年以同樣大小的方式減少碳排放量,即26億噸的減排量。 這只能通過行為的根本轉變來實現,即通過更有效地利用資源和能源,實施所有零碳和低碳能源中掌握的技術,包括可再生能源,電氣化,氫氣,CCUS(碳捕獲利用和存儲),生物能源等等。 陸博納(Bernard Looney)表示,“BP致力于發揮自己的作用。我們宣布了一項新的雄心壯志,即到2050年或更早成為凈零公司,并幫助世界達到凈零。新冠疫情通過強調地球的脆弱性,為真正重建創造了更好的機會,進而加強了我們對這一目標和抱負的承諾。” 從消費量來看,中國成為全球能源消費增量最大的貢獻者,占全球凈增長的四分之三以上,在凈零的愿景中,中國的能源政策選擇和路徑將直接關系到未來全球能源消費的格局。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