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其中提出: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轉型、智能升級,推廣新能源新材料行業應用,引導在城市群等重點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超快充、大功率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鼓勵在服務區、邊坡等公路沿線合理布局光伏發電設施,與市電等并網供電,推進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指導意見》提出,鼓勵高速公路服務區、港口碼頭和樞紐場站推進智能照明、供能和節能改造技術應用。推動船舶靠港使用岸電,推進碼頭岸電設施和船舶受電設施改造,著力提高岸電使用率。鼓勵船舶應用液化天然氣、電能等清潔能源。推動新能源、新材料在港口和導助航設施等領域應用。推動長壽命、可循環利用材料在基礎設施建造、生態修復和運行維護領域應用。
《指導意見》指出: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密集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兩新一重”作為今年重點任務。交通運輸是新型基礎設施與傳統基礎設施融合發展的重要領域。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先進技術賦能,使傳統基礎設施融入新要素、具備新功能、呈現新形態,促進交通基礎設施網、運輸服務網、能源網與信息網絡融合發展。
《指導意見》明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圍繞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總體目標:到2035年,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先進信息技術深度賦能交通基礎設施,精準感知、精確分析、精細管理和精心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成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有力支撐。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能耗水平有效控制。泛在感知設施、先進傳輸網絡、北斗時空信息服務在交通運輸行業深度覆蓋,行業數據中心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建立,智能列車、自動駕駛汽車、智能船舶等逐步應用。科技創新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前瞻性技術應用水平居世界前列。
主要任務包括14項。一是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以交通運輸行業為主實施。以智慧公路、智能鐵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民航、智慧郵政、智慧樞紐,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應用為載體,體現先進信息技術對行業的全方位賦能。二是助力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配合相關部門推進先進技術的行業應用,包括5G、北斗系統和遙感衛星、網絡安全、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如自動駕駛等)等。三是完善行業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科技研發支撐能力建設,如實驗室、基礎設施長期性能監測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