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動態 |
能源保供進入關鍵期央企密集部署增產增供文章來源:www.ce.cn | 發布日期:2024-11-13 | 作者: | 點擊次數:
初冬已至,天氣漸涼,能源保供進入迎峰度冬關鍵期。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中國石油等多家央企正密集部署增產增供,確保社會經濟發展和民生用能需求。 深化電煤供應合作 煤炭在迎峰度冬電力保供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保障煤炭供應,多家企業增產保供。 在內蒙古霍林郭勒市,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南露天煤礦裝車站,2臺單次裝載能力達35噸的卸料溜槽繁忙運作,管道內的原煤經過抑塵站清理后裝車運出,發至東北。 保持在15列以上(約6萬噸),最大煤炭庫存量一度突破38萬噸,在極端天氣下可滿足連續7天的外運需求。 國家電投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家電投電廠存煤1878萬噸,同比增加174萬噸,平均發電可用天數44天。 “國家電投主動作為,積極建立與煤炭企業良好的合作機制,深化電煤供應合作,確保年度‘優質+有效’長協兌現率達到95%以上,全口徑長協合同兌現率達85%以上。同時,制定年度長協訂貨方案,做好明年訂貨工作。”國家電投相關負責人表示。 國家能源集團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集團四季度以來發電量達1327.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煤炭銷量9242.8萬噸,自產煤產量7175.1萬噸,同比增長5.7%。 國務院國資委近日在中央企業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專題會上表示,將督促指導中央企業提高站位、主動擔當,帶頭做好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 加速釋放天然氣產能 在北方迎來供暖季的當下,石油石化企業正積極做好天然氣增產保供。 “要全力以赴完成今冬明春天然氣保供任務,為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戴厚良近日表示。 為筑牢國產氣“壓艙石”,中國石油各大主力氣區加大增產增供力度。截至10月底,塔里木油田今年已投產氣井39口,新建天然氣產能654萬立方米/日。此外,青海油田、大慶油田、大港油田等油氣田企業紛紛成立保供專班,從精細管理、精準施策等方面多管齊下發力保供。 我國最大天然氣儲氣庫——新疆油田呼圖壁儲氣庫,預計今冬明春最大日調峰能力同比增加133萬立方米,為“全國一張網”運行增添“底氣”。遼河油田儲氣庫群已完成11輪注氣,并創下全國在役儲氣庫單輪周期注氣量最多的紀錄。 普光氣田日產氣量創近兩年日產量新高,元壩氣田日產天然氣量同比增長13%,天津、青島等自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罐存可達80%以上……中國石化充分發揮上中下游一體化優勢,積極統籌國內外天然氣資源,持續開展12座儲氣庫注氣工作。 “今年供暖季,中國石化已落實的天然氣保供資源較上一供暖季天然氣保供目標增長9.7%,全力以赴做好保供工作。”中國石化相關負責人介紹。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旺分析,在供給側,煤炭采量和電煤儲備仍處高位,天然氣產能加速釋放與管網規模擴增趨勢明顯,將有效提升冬季保供能力。 強化清潔能源支撐 清潔能源正為能源保供提供更多綠色支撐。 在青海,11月8日,國家電投黃河公司羊曲水電站首臺(2號)機組順利完成72小時試運行,正式并網發電,標志著電站工程建設向年底全容量并網發電目標邁出關鍵一步。 在福建,近日,我國首個建設在高風速海域的海上光伏項目——三峽集團東山杏陳180兆瓦海上光伏電站項目首批發電單元并網,該項目建成后,年均可提供清潔電能3億千瓦時。 “一批光伏、水電等清潔能源項目并網發電,有助于進一步夯實多能互補的能源供應體系,強化可再生能源發電保供能力與調節裕度,充分發揮大型穩定電源對于保障區域電力供應、平抑電價波動的重要作用,確保居民度冬用能需求。”孫傳旺說。 孫傳旺表示,結合未來天氣、用能需求及能源供給預測情況,今冬能源供需預計呈現總體平衡、局部偏緊特征。清潔能源的利用,將有助于增強區域電能錯峰支援、余缺互補力度,提高尖峰時段、極端氣候下電網整體運行穩定性。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