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
新能源產業轉型 上海電氣引領行業風向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 發布日期:2010-05-12 | 作者:謝誠 | 點擊次數:
2010 年是實施政府“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世博會的舉辦之年,低碳以及新能源技術備受關注,傳統能源企業紛紛投身新能源的開發,上海電氣作為全國三大發電設備制造企業之一,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新能源電氣設備的研發,正在逐步打造中國的新能源產業戰艦。而近期,上海電氣定向增發36億擴大核電和風電產業,將使公司在三年內躋身國內核電、風電產業第一梯隊。 齊備產業鏈鞏固核電風電優勢 在核電方面,上海電氣目前擁有國內最齊全的核電設備制造產業鏈,具備強大的核電設備成套供貨能力及關鍵設備的壟斷生產能力。公司作為國內最主要的核電核島以及常規島設備生產商之一,在堆內構件/控制棒驅動機構方面具有先發優勢,目前在國內市場占有率保持100%。 上海電氣目前同時掌握AP1000和EPR兩大第三代核電技術的設備制造能力。作為AP1000技術的受讓方,在第三代核電的產業競爭中占據技術布局的先發優勢,目前基本可以實現核島核心設備的制造。同時結合重工設備領域的協同效應,上海電氣計劃于今年解決AP1000鍛件的技術攻關。在我國第四代核電技術的國產化進程中,上海電氣也積極參與,目前已簽訂了國內首個高溫氣冷堆石島灣核電站的主設備供貨合同。 除此之外,上海電氣在輔助設備領域也實現了突破。2009年通過與凱士比公司合作,實現核島冷卻主泵的制造,承接了昌江65 萬千瓦核電機組四臺主泵制造合同,與寶鋼簽訂的500噸690型管供貨協議也正式投產,標志著上海電氣成功突破核電一級主泵和蒸發器U型管兩個制約我國核電發展的關鍵瓶頸。 通過核電核島設備生產設施向臨港基地的集中,上海電氣計劃將該基地建設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業務最集中、能力最完整的先進的核電主設備制造基地。臨港基地核電二期擴能項目建成后,核島和常規島設備的產能將大幅增長一倍以上。此次的非公開增發項目募集資金項目中約12億元擬用于核電領域的產能擴建和技術提升,將幫助公司形成年產4-6 套蒸汽發生器、壓力容器和穩壓器,8-10套堆內構件和控制棒驅動機構的核電核島主設備集成制造產業化規模。 在風電領域,上海電氣是中國最早參與大型風機制造的企業之一,具備自主研發能力,風電制造產業鏈日趨完整,在臨港基地形成了完整的風電設備制造能力,可實現1.25MW風機和2MW級風機的批量生產。同時,上海電氣在江蘇東臺新建風電設備制造基地,生產2MW級陸上風機和3.6MW級海上風機,目前3.6MW級海上風機正在進行樣機研制,預計將在今年成功下線。本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的4.39億元將用于風機的研發和技術提升,幫助上海電氣繼續打造具有上海電氣特色的風電設備業務發展模式。 核心專利及優異團隊打造國際企業 上海電氣董事長徐建國在采訪中表示,上海電氣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現經濟發展轉型的客觀需要;是對接國家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對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客觀需要;也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主要動力。正是因為近年來,上海電氣不斷堅持技術進步,才創造出良好的產業機會,保持了優勢的產業地位。目前上海電氣旗下擁有上海電氣中央研究院、上海電氣自動化設計研究所及上海市機電設計研究院等直屬專業研究機構,為公司提供了雄厚的裝備技術基礎,儲備了一大批優秀的技術人員。[NextPage] 另外,上海電氣通過先后與西門子、阿海琺、ABB、阿爾斯通、三菱、開利和施耐德等著名跨國公司在共同設立企業、開展技術交流、研發等方面進行了密切合作,所設立的合資企業技術先進,在各自業務領域居于市場領先地位。上海電氣引進西門子技術生產的超超臨界機組技術優勢明顯,外高橋[13.59 -1.38%]機組創全國經濟性第一;與三菱合作生產的電梯產品,市場占有率長期居于國內前列;與阿爾斯通在軌道交通設備方面開展了緊密合作;在重工、印刷包裝等行業也與國際大型企業開展了有效合作,也幫助有效提高了上海電氣的人員技術水平、研發實力和管理水平。 上海電氣還充分利用了國內外資源,圍繞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目標,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開發重大關鍵技術,突破制約發展的瓶頸。截止2009年12月,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的12個重大項目被列入上海市發布的第一批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項目總投資30多億元。2009年所屬企業申請專利388件,其中發明專利166件,實用新型專利210件,外觀設計專利12件;專利授權276件,其中發明專利58件,實用新型專利207件,外觀設計專利11件。 調整產業布局 打造最優化企業 在產業布局方面,徐建國表示,在未來的發展中,上海電氣將通過整合資源,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增強集團實力、支持核心產業發展,充分發揮整個集團的整體競爭實力和優勢。 另外,公司積極貫徹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的要求,聚焦能源和重大先進裝備兩個領域。2009年度,上海電氣下屬上海重型機器廠熱加工改造項目竣工,1.65 萬噸自由鍛造油壓機、鍛造操作機和450 噸電渣重熔爐創造了三個世界第一;公司啟動臨港核電制造基地二期工程,竣工后將形成年產4-6 套蒸汽發生器、壓力容器和穩壓器,8-10 套堆內構件和控制棒驅動機構的能力;公司參與了華能綠色煤電天津IGCC電站示范工程,將建設我國第一臺250MW 等級IGCC 發電機組;首臺1000MW 超超臨界抽汽汽輪機機組成功投運,各種技術性能指標良好;1200MW 超超臨界機組示范工程項目正式啟動。 為聚焦主業,上海電氣近幾年對經營狀況不理想的非核心業務作出了調整。并將所持有的上海第三機床廠和上海儀表機床廠100%的股權轉讓給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2010年2月3日將上海起重運輸機械廠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2010年2月3日將綜合監控系統資產轉讓給上海自動化儀表股份有限公司(自儀股份、2008 年12 月將柴油機業務轉讓給上海汽車 、2007年9月轉讓所持浦東伊維燃油噴射有限公司90%股權。 徐建國最后表示,上海電氣將繼續跟蹤各核心業務領域的世界級工廠的建設,采用卓越管理模式,重點解決技術來源、人才培養、技術裝備等關鍵問題,轉變經營理念,突破“重硬件、輕軟件,重廠房、輕裝備”的經營陳規,走出一條“依靠技術進步、實現科學發展”的新路。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