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
讓可再生能源走下神壇文章來源:中國能源報 | 發布日期:2010-05-13 | 作者:安德烈斯·卡拉 | 點擊次數:
歐洲可再生能源業界最擅長吹牛皮。它們已經公開造勢,宣稱到2050年歐洲所有的化石燃料都可被可再生能源替代。 最近,代表涵蓋從研究到貿易再到發電環節的私營企業利益的歐洲可再生能源理事會在上個月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預測,到2020年風電和光伏發電將占到整個電力供應的10%,到2030年占到18%,然后2050年達到41%。該機構還預測說交通領域的可再生能源燃料到2050年比例將上升至10%。 歐洲可再生能源理事會的結論很難做出解釋,因為它基于一連串假設,這些假設包括現有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翻10倍、能源需求匪夷所思地陡降40%、到2050年油價逐步攀升至每桶200美元的高位以及碳信用支付上節省5萬億美元。該機構主席阿爾索羅斯·澤沃斯解釋說,這些假設成為事實的途徑就是出臺一系列政策,而這些政策本身的談判過程將比世界和平談判還要艱辛。 我不能指責歐洲可再生能源理事會是在為利益團體游說。這是游戲的一部分。但這么做也應該有個法律尺度。而公然欺騙民眾和議員顯然超出了這些尺度。既然石油和電力企業曾因無數維護它們自身利益的該罰的行為受到責難,并且他們在大部分案例中均被判有罪,那為什么可再生能源利益集團就能夠對這些滑稽的說辭不負責任呢? 歐洲可再生能源委員會大放厥詞并不是個案。前不久歐洲氣候基金會也放出一篇報告稱,可再生能源發電不但最少可滿足歐盟80%的電力需求,而且并不會導致電價上漲。我覺得這很可疑。因為我敢肯定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實現這個夢想,除非這個結論又是建立在一連串不切實際的假設之上。 從目前趨勢來看,無論是歐盟自身、國際能源署、經合組織還是美國能源信息署等一系列權威機構都認同可再生能源在未來10年內擁有美好的發展前景的說法。政策決策者維護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增長勢頭是對的,尤其是在發達經濟體中。的確是這樣,尤其是一些仍在試驗階段的技術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是說化石能源或者核能能夠或者應該被取代是可笑的和不負責任的,就像攻擊投資可再生能源是浪費錢一樣。 好幾代人都在努力滿足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我們需要所有消費得起的能源和技術,我們還需要為應對水漲船高的能源需求做出規劃。事實證明,大部分國家的政府都明白這點,歐洲當然也不例外。最好的能源結構都是多元化的,而且能夠在未來幾十年中能夠穩定供應的。簡單點說,就是我們既需要化石能源,也需要可再生能源,還需要核能,我們需要任何能夠使用的能源。我們需要廉價的能源,并通過環境友好的方式去使用。正是這點讓歐洲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大言不慚顯得尤為可笑。 可再生能源利益團體過火的表態是有原因的。歐洲所有的能源產業,包括化石能源產業,都在過去幾個月中炮制了各種各樣的大量報告和提案試圖影響歐盟委員會制定下個十年計劃的思路。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欺騙總歸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因為民眾終究會拆穿這些謊言。 我很好奇,煤炭工業會出份報告說 CO2其實有益健康來逃避懲罰嗎?或者如果核工業說找到一個非常可靠的方法保存核廢料幾千年?我猜這樣做肯定會被口水淹沒。 就像我們今天看到的,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在2050年取代所有其他的能源。我們只是希望朝這個方向去努力,最理想的情況是2030年可再生能源能占到全球能源需求的1/4。事實上,歐洲風能產業(也在可再生能源理事會囊括范圍中),最近呼吁一些政府削減那些不符合202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占電力供應20%的法定目標的繁瑣規則或風險。對歐盟臭名昭著的官僚系統我有個更好的建議:不要用欺騙的手段加快決策,而要讓民眾知道他們到底選擇了什么。(來源:《能源論壇》,標題有改動)(白晶/編譯)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