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
新能源技術和產業論壇文章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 發布日期:2010-05-14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第二期主題:低碳技術轉移及碳融資研討會 會議的背景和目的 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大勢所趨,新能源技術和產業的發展日新月異,從政府部門到企業界到科研機構到金融界,如何在新能源技術和產業的迅猛發展中贏得先機?官產學研各方面有必要就新能源技術和產業的創新發展定時舉行交流,共同探討新能源技術和產業的發展方向和焦點問題。 因此,由中國新能源網、廣東省CDM服務中心發起主辦了“新能源技術和產業論壇”,就關系新能源的一系列高精尖技術和產業發展、成果轉化、商業運營等關鍵問題進行探討,每期集中一個熱點請專家演講并對話,讓參與者充分交流獲益。 我們的宗旨是:產學研共努力,為推動新能源發展搭建一個交流的好平臺。 組織機構 技術指導單位: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華南區域氣候變化網絡 主辦單位:中國新能源網 廣東省CDM服務中心 承辦單位:佛山市成展展覽服務有限公司 廣州經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會議時間:2010年6月19日 會議地點:佛山國際會議展覽中心二樓會議室 會議規模:200人 本期論壇與第三屆廣東節能環保、新能源科技展覽會同期舉行會議議程(一天) 低碳技術轉移及碳融資研討會
參會對象: 本期論壇與第三屆廣東節能環保、新能源科技展覽會合辦,邀請的對象是政府部門代表、經營企業、風險投資機構、高校院所、學會協會、新能源設備采購商供應商、外國商社代表等 會務聯系: 中國新能源網 陳佩坤(小姐) 電話:020—87057361 13560498684 傳真:020—22259911 ?。赓M參會,以參會回執為準,名額有限請提前報名) 贊助方案: 交通指引: [NextPage] 專家簡介 喬峰 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環境學博士?,F任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氣候變化與能源高級官員,從事能源安全、能效提高、可再生能源、碳市場等領域的政策研究,并協調管理有關科研項目。曾長期從事廢氣廢水生物降解去除工程研究,并從事環保、新能源領域的項目咨詢。 廖翠萍 博士 現廣州能源所能源戰略中心研究主任 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并獲得化學工藝專業獲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熱能工程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上海交通大學動力機械工程系熱能工程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曾在瑞士蘇黎世聯邦高等工業大學能源經濟與政策中心作訪問學者及在英國進修能源經濟學。也曾參加麥卡錫團隊開展中美能源合作項目的工作?,F在主要從事能源戰略規劃、能源政策與能源經濟、低碳技術評估及低碳經濟發展領域的研究。曾獲得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三等獎;廣東省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5篇。撰寫研究報告近二十余篇。
劉尚余 1989獲南京大學理學學士學位,2007年獲中國科技大學工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新能源信息中心主任,廣東省CDM中心辦公室主任。多年來從事能源政策與清潔發展機制(CDM)的研究,是我國較早從事CDM項目開發者之一,在CDM方法學和項目開發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陳曉紅 百瑞諾中國公司總經理,可持續發展顧問 畢業于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在中國從事了八年的建筑結構設計工作后移居英國,在英國生活的十年間先后在房地產投資管理公司和可持續發展專業公司工作,在建設和管理領域擁有豐富廣泛的經驗。2005年,陳曉紅加入了BioRegional發展集團,在其倫敦總部BedZED-英國最大的零能耗社區工作,并于2007年作為BioRegional(百瑞諾)的中國區負責人回到中國與當地的合作伙伴共同開發低碳可持續發展社區項目。開發項目綜合多方解決方案包括廢物、能源、水、材料、施工管理、城市設計及建筑設計等,并使用一個地球社區(OPC)可持續發展框作為其指導原則。 在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項目包括:招商地產廣州金山谷國際社區(獲得聯合國人居署頒發的“2009聯合國人居企業最佳范例獎”)和萬科集團東莞建筑研究基地(使用國際領先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規劃設計)。目前,陳曉紅正與一個多專業的國際團隊研發并編制一套適合中國的低碳宜居社區設計開發指導手冊,用它指導建設中國的第一個OPC社區,以示范可持續發展城市化解決方案。 方培藩 1988年畢業于武漢大學物理系半導體專業,愛爾蘭歐洲大學(EUI)工商管理碩士MBA,在大型國營企業擔任過高層管理,在大型民營企業擔任過總經理,在企業顧問公司擔任過講師和管理顧問,在美資B2C電子商務公司擔任過市場管理委員會、總裁顧問委員會理事,現任世界華聯總會金融投資管理集團(中國區)項目管理顧問。 肖秀娣 畢業于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現為中科院廣州能源所太陽能實驗室高級研究助理,主要從事光學功能薄膜材料的研究工作。在激光薄膜,新型納米結構功能薄膜,太陽能光熱利用薄膜等方面具有比較豐富的經驗,發表SCI論文30余篇。 關旋暉 廣東南海國際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董事、總建筑師、高級建筑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國家注冊城市規劃師。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系,一直以來從事規劃與建筑設計、低碳綠色建筑技術研究。主持設計了“城市動力聯盟(6#商鋪辦公樓)”,針對華南地區所特有的氣候與建筑形式,總結出了一套符合華南地區自然與氣候特點的低碳綠色建筑技術體系及其低成本應用模式。該項目獲得了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08年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09年綠色建筑“雙百”示范工程;國家綠色建筑三星級設計評價標識;中國房地產學會中國房地產低碳行動十大示范工程和佛山市民用建筑節能示范工程等多項榮譽。 趙頡 1998年獲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工學學士、2001年獲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控制工程碩士,2009年獲香港科技大學MBA,曾任PerkinElmer公司工程經理,制造經理,現任招商局科技集團投資經理。 有豐富的跨國公司產品開發和制造的工程和管理經驗,對6 Sigma和Lean等先進管理方法有長期的應用經驗和深刻的理解。 現主要負責招商局科技集團在綠色能源和先進制造方向的風險投資。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