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
新能源立法美"表揚中國"的幕后權謀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發布日期:2010-05-17 | 作者:熊 敏 | 點擊次數:
無論有幾分真假,這一次,美國人都在說中國“超過”了他們。 自今年3月以來,仿佛有一根指揮棒在揮動,華盛頓多家智庫不約而同發出“中國清潔能源發展超過美國”的聲音。皮尤基金會宣布中國2009年清潔能源投資超過了美國。美國進步中心發布國際清潔能源競爭力排行榜,稱中國在多項指標中拔得頭籌。 部分白宮官員也加入公開“表揚”中國的隊列中來。美國能源部負責國際事務的助理部長桑德羅(DavidSandler)4月初在國會出席聽證會時對議員們說,中國正在趕超美國:“中國正在大舉投資清潔能源產業……美國在這場綠色革命中是做領導還是拖后腿取決于我國的決策?!? 接下來,下周,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將率領一批美國清潔能源企業訪華“取經”。 新的“中國故事”引起了國會的注意。4月8日,美國國會領導下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就中國的能源政策舉行了聽證,聽取10名美國專家對中國清潔能源發展的意見。 “中國清潔能源發展速度很快,我們正考慮將這一內容寫入委員會今年的致國會年度報告當中?!泵乐薪洕c安全審查委員會委員菲德勒(JeffreyFiedler)對本報記者說。 這一切出現在常年對中國缺乏好感的國會山,顯得有幾分奇詭。而4月底,一批美國國會的能源立法專家前往中國進行工作考察。 這不是中國第一次充當美國政治進程中的炒作題材,只不過,這次是罕有地以“正面形象”出現。 “這是包含政治目的的?!泵绹M步中心能源研究員黃立安(JulianWong)對本報記者說。 “小心,中國人來了!” “美國清潔能源競爭力排行榜周”,這是3月4日,記者收到的一封電郵的題目。寄件人是“美國進步中心”,一家位于華盛頓的自由派智庫。 當天的排行指標是風力渦輪發電生產力,結果顯示,中國在2009年成為世界最大的風力渦輪發電機生產國,其次是德國。 隨后的兩周,記者陸續收到5封其他指標的榜單。該中心對世界主要國家風力渦輪發電機生產力、太陽能板生產力、清潔能源投資、清潔能源市場規模、清潔能源技術銷售占GDP總量、綠色就業等6項指標進行了排名。排行榜通過電子郵件發給國會議員和立法專家和媒體代表。 出人意料地,中國的排名屢屢靠前,而美國則無一領先。根據排名,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風力渦輪發電機生產國,最大的清潔能源市場,最大的清潔能源投資國和世界領先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國。 相比之下,美國的清潔能源技術銷售占國家總產值比重僅排名第19位,不僅落后于丹麥、西班牙等發達國家,也落后于巴西、中國等發展中國家。 [NextPage] 目前世界上尚無評估各國清潔能源競爭力的權威的指標。有意見認為,《美國清潔能源競爭力排行》受指標、數據來源的限制,評估結果未必全面客觀。 但作為該排行榜的組織者,黃立安堅持認為,該榜單反映出一個明顯的趨勢。“美國清潔能源國際競爭力正在下降,原因主要是中國的快速趕超?!秉S立安對本報記者說。 排行榜只是美國進步中心發動的旨在讓美國政壇重視“中國趕超”現象的第一個行動步驟。接下來,這家智庫在華盛頓就中美兩國的新能源政策比較問題召開新聞發布會,國會議員、能源行業代表皆有參會。 與此同時,該中心在網站上刊登《掉隊?》一文指出:“德國、西班牙和中國都抓住了新能源機會,唯美國尚未全面行動?!? 其他美國智庫、媒體和意見領袖也紛紛加入其中。皮尤基金會今年3月推出報告,稱2009年中國清潔能源投資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美國信息技術和創新基金會去年11月的研究結果顯示:亞洲國家在清潔能源技術生產力上已經超過美國,而且這種優勢會在未來五年內得到鞏固。 “小心,中國人來了。”一位名叫霍奇的清潔能源獨立記者在3月底寫到,“他們在清潔能源上的發展,從各方面看都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們。” “表揚中國”的幕后權謀 這股炒作“中國新能源故事”的輿論始于去年夏天。彼時,《紐約時報》在去年7月的一篇報道中稱中國風電發展快于美國。“當美國國會還在考慮如何制訂風力發電指標時,中國兩年前已經付諸實施了。”報道說。 黃立安當時正在國會參議院環境與公共事務委員會出席聽證會,他以自己2008年在清華大學做訪問學者時的見聞告訴議員們:“現在是中國,而非美國,在全面鋪開發展清潔能源。” 黃立安解釋道,美國政界長期以中國為借口推遲本國能源改革:“(在氣候問題上)國會總是說,中國沒做,所以我們也不做。但事實是中國做了,而且做得很好。所以我們要讓這些議員先生們趕緊行動起來。” 至于中國得以“超車”的原因,桑德羅是這樣向美國國會解釋的:一個三駕馬車領銜的政策組合對中國清潔能源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它們是:強制的清潔能源標準(到2020年中國初級能源的15%來自非化石燃料)、強制的能效標準(到2010年末GDP能源利用效率比2005年增長20%)以及強制的碳濃度標準。 美國目前最缺的正是全國性的新能源政策,這需要國會的幫助。一項清潔能源立法從去年就已展開。但因國會內部分歧,這項工作未能按時完成。為加快立法進程,美國能源改革派決定用宣傳中國的“先進事跡”的辦法來刺激國會。 整套游說計劃并非只炒作中國,德國、西班牙等在清潔能源上發展迅速的發達國家也被改革派人士掛在嘴邊,用以警醒美國決策者。 形成這一氣候的背景是,奧巴馬總統已儼然成為“新能源總統”,他自去年初上臺以來一直大力扶持新能源產業,包括電動汽車、智能電網、碳儲存和碳捕獲、可再生能源等。 “克林頓時代美國過上黃金日子,一靠新經濟,二靠超強的金融霸權。”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說,金融危機后,新經濟的外溢效應沒了,“奧巴馬試圖用新能源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把新能源搞成產業,看能否再玩一輪金融游戲?!?[NextPage] 無論是從總統政治訴求出發的輿論策劃,還是真實地感覺到了中國新能源發展對美國新增長點戰略的壓力,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出現集中炒作中國新能源題材的現象都不足為怪。 自奧巴馬去年11月中旬訪華始,氣候變化被放在中美雙方會議議事日程的優先位置。有觀察人士認為,在兩國氣候問題合作與交鋒的多重背景下,不排除這一輪對“中國新能源故事”的炒作中包含有制衡和博弈的復雜考量。 桑德羅的“百感交集” 美國立法者對“中國故事”的反應是復雜的。有人認可中國的成績單,有人則指責中國是通過“不合理補貼”達到目的。 作為致力推動能源改革的人士,黃立安對國會反應的總體評價是——“漠不關心”?!斑@是政治體制的問題。每個議員都優先從自己選區的利益出發,有時缺乏全局意識?!秉S說,國會的各種委員會對地方與國家利益的平衡有一定幫助,但地方利益常在博弈中占上風。 “中國故事”在國會遇到的另一個挑戰是,中國的很多成功經驗難以在美國的體制下被復制。比如中國政府干預經濟的權力是白宮無法比擬的。 “中國政府可以指揮銀行給清潔能源項目優惠貸款,美國政府做不了這樣的事?!秉S立安說。美國主要商業銀行皆為私有,政府不能直接干預其貸款行為。 當然,他認為,也有一些中國經驗是可以被復制的,比如稅收優惠。但這又需要國會批準,而但凡牽涉稅收的改革總是一場艱難戰役。 比如奧巴馬親自支持的清潔能源立法。立法原本計劃去年結束,但因為阻力過大而被迫終止。 國會原本計劃在上周重啟該立法進程,但因為中期選舉逼近,這項工作被迫讓位于更能博得民心的移民立法。 而如果美國不全面調整能源政策,5年后將很可能落后于中國。 這就是為什么桑德羅在去年秋天訪問中國,看著時速200英里的高鐵從京津高速公路旁疾馳而過時,他說自己心中“百感交集”的原因。 “如果我們對清潔能源的投入不上一個臺階,五年之后我們必被中國等國超過無疑。”桑德羅4月對中國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成員們說。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