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980x86.gif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以新能源引領電力發展方式轉變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 發布日期:2010-05-18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初夏的鎮江,油菜花燦若云霞,國電集團江蘇諫壁電廠籠罩在一片蔥蘢之中。該電廠建于1959年,安裝運行過幾乎所有等級的火電機組,是共和國發電裝備國產化的試驗場。目前,該廠小火電已經全部關停,正在建設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總經理朱永芃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國電諫壁電廠是我國電力工業技術進步的樣本,也是電力工業快速發展的縮影。從事電力工作42年,我有幸見證了電力工業的快速發展。繼續推動電力工業又好又快發展,不僅要保增長,還要調結構,推動電力發展方式的轉變。”

    不等不靠挖掘潛力

    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電力行業帶來了巨大沖擊。受煤價高企等因素影響,國有發電企業經歷了一次重大考驗。然而,到2009年底,我國五大發電集團扭虧增盈。國電集團實現利潤總額59.8億元,同比減虧增利130.8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

    記者:中國國電為什么能在重重壓力下取得良好業績?

    朱永芃:面對嚴峻挑戰,我們沒有坐等國家的政策,而是提出“不等不靠,眼睛向內、挖掘潛力。”在具體措施上,一是推行精細化管理。挖潛增效關鍵是燃料管理。二是加大技術改造,技改降耗對利潤的貢獻突出。2009年底,公司供電煤耗、廠用電率分別較成立之初下降了48克/千瓦時和0.88個百分點。三是重點治理虧損企業,虧損面從2008年的72%下降到2009年的26%。

    記者:作為中央發電企業負責人,您有哪些管理心得?

    朱永芃:我的體會,一是搞企業必須高標準,嚴要求,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強”。二是追求卓越堅持從“點滴”入手。在戰略謀劃上先想一點,在搶抓機遇上早走一點,在經營管理上多做一點,在目標要求上做深一點,在貫徹執行上做實一點,一點一滴從各個方面積累優勢,逐步提高核心競爭力。

    以新能源引領企業轉型

    世界能源領域正在孕育一場變革。我國發電企業在推動能源變革、大力發展新能源中要占領制高點,以國電集團為代表的中央企業帶了個好頭。

    記者:您怎么看發電企業轉變發展方式的迫切性?

    朱永芃:2008年初,電力消費需求明顯減弱,全行業盈利能力大幅降低,國際金融危機使電力企業面臨嚴峻形勢,也提出了新形勢下電力工業發展的新課題,電力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刻不容緩。

    一是企業自身的管理粗放等矛盾迫使企業必須加快轉型升級。二是發電用能占一次能源消耗的39%,國內資源很難支撐粗放型的發展模式。三是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體,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長期維持在70%左右,造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節能減排,電力工業首當其沖。 [NextPage]

    記者:去年以來中央發電企業紛紛提出要轉型建設綜合性電力集團,請您談談中國國電的主要思路。

   朱永芃:這兩年,我們的工作重點是調整結構。目前,以電為主的上下游產業鏈初步形成,電源結構更加合理,30萬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占火電裝機的比例達84.1%,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風電裝機總容量繼續保持亞洲第一、世界第五。一批節能環保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企業盈利和抗風險能力增強,節能減排效果明顯,供電煤耗由“十五”末的361克/千瓦時下降到331.8克/千瓦時。2009年,我們減排二氧化碳2392萬噸,相當于621萬輛汽車全年的排放量。

    去年以來,我們提出以大力發展新能源引領企業轉型作為戰略方向,以建設創新型企業為戰略保障,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綜合實力和清潔發展水平,加快實現建設一流綜合性電力集團的戰略目標。我們要努力實現“三個轉變”,即企業發展方式由主要依靠規模擴張向規模適度發展與著力提高質量相結合轉變,產業發展結構由相對單一的發電企業向綜合性電力企業轉變,經營方式由主要依靠資源消耗的粗放型經營向以節能環保、循環經濟、管理創新為特征的集約型經營轉變。

    記者:國家把新能源作為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電集團也提出了以大力發展新能源引領企業轉型的戰略思路,請談談您的思考。

    朱永芃:世界能源領域正在孕育一場變革。我國電源結構中,火電裝機的比重一直在75%以上,能源轉換的終端效率僅30%左右。能源變革中最應該變革、最有潛力的是電力。在這次新能源變革中,大部分應用領域和創新技術都集中在電力工業,發電企業應抓住歷史機遇。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電力工業發展迅速,在常規電力裝備和管理水平上與發達國家已經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圍繞新能源的高新技術產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也不大,完全有能力和條件搶占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的制高點。

    為此,我們提出了“五個著力”:著力推廣清潔煤發電技術,建設節能環保燃煤電廠;著力提高水電開發的規模和質量,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著力發展風電、太陽能、核電等清潔可再生能源,占領新能源開發的制高點;著力開展煤炭綜合開發利用,建設大型低碳化能源基地;著力發展以新能源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產業,形成行業領先的新興產業集群。

    按照規劃,到2020年,國電集團水電、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電裝機容量將占40%以上,新能源產業形成規模,能源結構全面優化。

    高科技支撐未來發展

    中國國電已掌握包括等離子無油點火在內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形成了風電、太陽能等多個優勢新興產業。從2004年到2009年底,國電所屬科技企業累計完成銷售收入196.5億元,實現利稅總額24.8億元。

    記者:技術創新是如何為中國國電的新能源戰略提供支撐的?

    朱永芃: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電力工業轉變發展方式的應有之義。國電集團在風機制造、太陽能、節能環保等領域形成了20多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有將近30個高新技術企業。空冷、煙氣脫硫等技術都實現了國產化,打破了長期以來國外的技術壟斷,已可以用自主知識產權和創新經營方式,對火電廠進行整廠改造,建設“綠色電廠”。[NextPage]

    通過自主研發,集團擁有了風機核心控制部件變流器、變槳控制器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為風機裝上了“中國芯”。這些技術對降低運行維護成本效果突出,僅變流器一項,就帶動行業成本降低15%以上。

    此外,高新技術直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已完成和正在建設的空冷機組總裝機容量達到1498萬千瓦,累計節水約1.6億噸,降低空冷機組建設成本約30%,累計為國家節省建設資金17億元。

    保障供應構建和諧

    去年秋季以來,我國西南部分地區遭遇歷史罕見的特大旱災。國電集團積極投身抗旱保電,緩解了當地用電壓力。

    記者: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電力是與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基礎產業,您怎么理解中央發電企業的責任?

    朱永芃:責任二字重千鈞,中央發電企業要為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安全、可靠和充足的電力,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保證企業和諧穩定。作為重要的基礎性能源產業,電力發展必須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并適度超前;作為現代化的公用事業,電力的安全穩定供應至關重要;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網,我們國家多年來從未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這里也有發電企業的一份貢獻。

    特別是在國家大事、難事、要事面前,我們更應該勇挑重擔,發揮“頂梁柱”的作用。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災中,國電員工沖在一線、捐款捐物,并與受災嚴重的東方電氣集團公司簽訂了總價值82億元的設備合同。在抗旱保電中,國電企業寧肯犧牲經濟利益也要保證百姓用水。紅楓電廠連續停機8個月保證貴陽市中心城區100萬居民的用水,少發電7000萬千瓦時,損失1800多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中國新能源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新能源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能 源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新能源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綜合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