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
新能源口號不能賣錢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 發布日期:2010-05-24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鮑丹 上海開了一家太陽能超市,提供家庭太陽能發電系統安裝服務。開張半年多,卻是看的多,問的多,一單生意也沒有做成。老板自嘲說:“我這是賠本賺吆喝,主動為太陽能產業做貢獻。”為什么太陽能熱水器賣得好,而家用太陽能發電系統卻遇冷呢? 其實,去掉太陽能的標簽,把這種家用發電系統當作普通商品來看,就不難發現賣不出去的原因了。首先是價格,安裝一套30千瓦的家用型太陽能電池板,就需要90萬元,高昂的價格嚇退顧客就不奇怪。其次是品質,目前我國太陽能產品的質量標準體系不健全,市場上太陽能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顧客如何愿意花大價錢購買品質沒有明確保障的商品呢?最后是配套服務,據了解,超市老板已在自家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太陽能產生的電不僅能滿足自家需要,還能向外輸出,但由于電表是單向計量,即便向外輸出太陽能發的“綠電”,仍被記錄成用電量,要付電費。如果沒有配套的電表改造服務,這個太陽能發電系統的經濟性就大打折扣,對顧客自然就難有吸引力。 太陽能產品遇冷,與當前我國新能源發展形勢有點格格不入。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正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僅2009年風電裝機容量達到約220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建設已邁出重要步伐。雖然如此,非化石能源消費占總能源消費的比重仍然很低,按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達45億噸標準煤考慮,為實現非化石能源達到15%的目標,水電應達到3.5億千瓦,風電應達到1.5億千瓦,太陽能發電應達到200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應達到3000萬千瓦,核電應達到8000萬千瓦。實現這樣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是非常艱巨的。 從可再生能源技術成熟度、經濟性以及對減排溫室氣體和能源貢獻的情況看,目前和今后10多年時間內,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點是水電、風電、太陽能和生物質能。要實現2020年二氧化碳減排目標并形成新的戰略性產業,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量在2008年基礎上需增加2倍以上,由此帶來的困難和挑戰是很大的。突出表現為:水電建設的移民搬遷和生態環境矛盾;風電規模化開發的并網和運行調度問題;太陽能發電的高成本制約和管理問題;生物質能利用的資源保障問題。 發展新能源,形勢喜人,形勢更逼人。新能源經濟的發展,必須通過市場經濟來實現。只有為市場認可了的新能源產品,才能真正走進人們生活。新能源口號不能賣錢,只有體現新能源優點的商品才能賣錢。要消費者接受新能源商品,就必須把“新能源”的光環摘掉,踏踏實實在價格、產品質量和服務等方面下功夫。這不僅需要政府給予價格補貼、制定高標準規范、出臺政策引導,新能源產品的生產企業應當苦練內功,應當認真分析市場需求,加強技術研發、新產品開發。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對于新生事物新能源產品來講,接受市場檢驗是第一位的。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