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
新能源產業要"創新驅動創新驅動"文章來源:中國上海 | 發布日期:2010-06-04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在“低碳”成為時代關鍵詞之時,低碳經濟“轉方式、調結構”需求凸顯。“6·5”世界環境日即將來臨之際,上海交通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昨天舉辦了“2010低碳經濟與新能源產業發展高峰論壇”,160多位知名企業代表、20多位學術代表與會研討,認為國內低碳經濟應從“投資拉動”加速轉為“創新驅動”,同時也應調整制造業與服務業比重,以及傳統能源與新能源比重。 有數據顯示,在清潔能源行業,我國近年來累計投入364億美元,高出美國一倍。據預測,到2020年,國內新能源產業規模可達1000億美元。上海交大黨委書記馬德秀指出,我國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應掌握核心關鍵技術達60多種,但其中尚有42種未掌握。她認為,這些技術中大約70%都需自主創新,不能實行以引進為主的策略。因此,以“低碳”為標志的新能源革命并非取決于產業投資的競爭,而真正是一場科技創新的競爭。 目前,我國能源新興產業面臨非常好的發展機遇。上海交大副校長黃震指出,國內現有數十家獲批在建的太陽能電池材料多晶硅生產企業,批準的產能規模相當于2008年全球3倍左右,實際上大量獲批產能無法形成真正的產量。同時,多數企業缺乏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甚至缺乏消化吸收能力,重復引進國外落后技術、設備。因此,應科學確定其發展目標及戰略作用。 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上海第二產業比重占到60%,城市迫切需要轉型,由此才能大幅降低單位能耗。從上海能耗結構看,即便在傳統的化石能源中,比重也不盡合理。比如,上海天然氣在整個一次性能源消費中占比不到5%,而在歐美國家能源消費結構中,相對清潔、較低排放的天然氣一般占到20%以上。因此,在“十二五”乃至更長時間內,上海將大力調整能源結構,降低對煤炭、石油的依賴,通過建設海上風電場、光伏一體化建筑等,不斷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全國政協常委蔣以任出席論壇。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