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
第四屆全國研究生生物能及生物基產品研討會總結報告文章來源:廣州能源研究所 | 發布日期:2010-06-23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生物質能專業委員會、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生物能轉換技術專業委員會、華中科技大學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全國研究生生物能及生物基產品研討會于2010年5月10~11日在華中科技大學召開。 本次大會邀請了湖北省能源辦公室主任吳祝時,湖北省能源辦公室副主任陳火時,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中科院廣州能源所所長吳創之研究員中科院廣州能源所副所長馬隆龍研究員、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楊秀山教授、浙江大學能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973首席科學家駱仲泱教授、中國生物質能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理事、中國科技大學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朱錫鋒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楊勇教授等十多位知名專家和領導,吸引了廣州能源所、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40余個科研單位和企事業單位的200余位活躍在生物質能源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及在讀博士、碩士生與會。 大會開幕式由中科院廣州能源所所長吳創之研究員主持,浙江大學長江學者駱仲泱教授就“生物質制取液體燃料的機遇與挑戰”、廣州能源所所長馬隆龍研究員就“生物質能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楊秀山教授就“木質纖維素原位脫毒乙醇發酵菌種研究”、華中科技大學能源學院陳漢平教授就“生物質熱解多聯產資源化利用”分別作了交流報告。 與會專家分別從生物質高效清潔燃燒發電中燃料組織工作以及堿金屬腐蝕等問題;生物質流態化燃燒發電技術研究方向及應用推廣進展;沼氣發酵發電技術應用成果及沼氣副產品肥料等綜合發展方向;高品位液體燃料是生物質能源發展方向,發展木質纖維素類生物質制取車用液體燃料技術,是緩解石油短缺問題和減緩環境惡化速度的重要路線,但需加強生物油的提質改性研究,突破纖維素燃料乙醇技術預處理成本高、發酵技術不理想、菌種耐毒性低等瓶頸;第三代生物燃料藻類藻類制取液體燃料有可能成為解決液體燃料最終方案;生物質熱解多聯產資源化利用通過最大化富集生物油中的各種高附加值成分以及生產高品位的焦炭提高了生物質熱解的綜合效益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討。 此次大會收到會議論文115篇,匯集成《第四屆全國研究生生物質能會議論文集》,分屬熱化學轉化技術,生物化學轉化技術,綜述以及其他,總大會分設兩個小組交流報告,共54位代表作了交流發言。 本次大會還設立了一二三等獎項表彰優秀的大會報告學生。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院的杜萬青和馬富英、中國科技大學趙巖獲得了一等獎,浙江大學劉炳俊、廣州能源所邱澤晶等四位獲得了二等獎,華中科技大學能源學院朱波、天津大學黃業千等六人獲得了三等獎。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