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
南存輝:政府應全方位支持新能源企業文章來源:網易財經 | 發布日期:2010-06-28 | 作者:王婷婷 | 點擊次數:
網易財經6月26日訊 2010年陸家嘴金融論壇今日正式召開,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存輝在論壇期間接受了網易財經的獨家專訪。他表示,對于新能源這樣的戰略新型產業,政府應從整體戰略角度給予全方位的金融創新服務,例如放寬上市限制、資產證券化以及豐富匯率保險產品等。 除了機構投資人對于新能源企業的資金支持,南存輝認為,政府和金融界也應該進行創新,首先應進一步對于新興產業、優勢產業放松審查,適當鼓勵上市,其次是資產證券化,銀行的支持,以及豐富保險產品。另外,像匯率專項保險等金融避險工具的創新也很重要,外管局還應該實施一些措施鼓勵幫助企業走出國門,中國駐外的金融機構也應該考慮如何扶持戰略性企業走出去。 對于中國太陽能產能過剩的質疑,南存輝表示,信息正確,但不完整。“很多企業都趕在德國取消太陽能電價補貼之前拼命投資,因此促進了產能進一步的比例失調”,南存輝說,“但是美國、中國太陽能市場剛剛起步,市場潛力非常大。”目前,挖煤燒一度電賣給用戶6毛錢,賣給工業用戶1塊錢,正泰希望靠規模發展和創新把成本降下來,南存輝表示,希望在十二五期間把每度太陽能電價做到8毛錢,與傳統能源能夠對接。 關于智能電網,南存輝表示,智能電網是未來趨勢,會帶動整個產業革命。現在專家認為10%以內新能源進來可以消納,超過10%目前的電網不能接受,這就需要建設智能電網來平衡。目前,中國要建設“堅強智能電網”,并也在不斷的做標準,美國出臺了75個國家標準,還有100多個標準要出臺,歐盟也制訂了技術路線圖。南存輝表示,智能電網對正泰來說是發展機遇,因為整體啊26年以來就做智能相關的產品,從高壓、低壓,從電表到終端,智能電網一旦建成,正泰將在整個領域有所提升。 由于中國的太陽能市場才剛剛起步,因此,正泰的海外市場比例占到95%,并剛剛在迪拜設立了第一個海外子公司。南存輝表示,之所以選擇迪拜,也是希望抓住逆市機遇,看好中東市場的長期發展和輻射效應。關于正泰國際化的道路,南存輝稱,堅持走本土國際化戰略,在海外發展時一定要把貿易、市場、生產、采購、研發、投資進行全部遷移,而不是把產品賣出去。另外,正泰在國內除已有的寧夏光伏電站外,還將在甘肅、內蒙等陽光充沛的西北地區建電站。 南存輝坦言,金融危機對于新能源企業沖擊很大,“08年9月份開始到后面的半年時間太陽能企業是非常辛苦的,歐洲都取消訂單,正泰在那個時候逆勢投資20個億,做產品升級,為市場復蘇打基礎。”去年,正泰集團整體銷售增長了10%,產能擴大了30%,利潤增長60%。“今年上半年勢頭很好,每個工廠加班加點都忙不過來,今年業績希望有穩步增長”,南存輝說。 以下為訪談實錄: 網易財經:各位網友大家好!很高興我們今天在陸家嘴金融論壇邀請到的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存輝先生做客網易訪談間。今天您提到了金融創新服務怎么樣為戰略產業進行支持,你有什么好建議和看法? 南存輝:這次陸家嘴金融論壇,會的主題是戰略新興產業和金融創新的關系對接。我們圍繞這個方面談了我的認識。大家問到我們新興產業,在這次金融危機的影響大家看到了,每一場金融危機以后都有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出現。 這次也是一樣,中國很明確,溫家寶總理在今年兩會已經提出了要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制藥、信息網絡、高端裝備業,作為中國政府重要的戰略新興產業。像美國新能源、智能網的建設,作為美國政府重要的抓手,帶領美國重振經濟,重新領導在世界的地位。歐洲和日本都是一樣各國都有不同,有側重點,但是對于新能源這塊大家比較關注。正泰20多年以來從事的是傳統產業,傳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有什么關系呢?現在新能源成為世界各國政要積極推動的,政府下大力氣抓的新興產業。[NextPage] 大家看到了環境的變化、溫室效應使原來傳統的發展方式不可為繼,環境承受不了,后來大家發展新技術,推出產業革命。現在位置太陽能作為最具潛能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現在的能源格局當中,太陽能占的比重1%。太陽能年均35%的符合增長來看,將來市場前景空間非常大。有專家預測大概到2050年如果只占25%的比重,它的市值就可以達到100萬億人民幣。因為沒有其他的能源可以補充或者彌補這塊,煤和石油都是有限的,而且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能比風能還好,這是天然的能源。由于各種因素這個產業會大發展。現在我們正泰從去年10月份以來一直到現在基本上沒有放棄,天天加班加點。 網易財經:去年經濟危機,德國補貼降低,造成中國的產能過剩。 南存輝:這個聽到的信息也對,但是不完整。德國取消補貼的情況,大家趕在這個之前拼命投資,又促進了產能進一步的比例失調。像美國這次起來,美國政府法案出來支持新能源。美國市場剛剛開始,中國市場剛剛起來,這個市場巨大。不是發生危機產能過剩的情況。我們剛才談到了新能源的發展,除了這些自然天然的能源之外,各國政府的導向有一個前提,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太陽能光靠政府推不夠,政府的不有限,住靠本身的市場機制,起來以后靠規模發展和創新把成本降下來。我們挖煤燒一度電賣給用戶6毛錢,賣給工業用戶1塊錢,我們通過各種方式創新,希望在十二五期間把每度電電價做到8毛錢。通過我們新興能源,把它的成本下降。我們所做的產品是第二代薄膜產品,成本很低。同時,我們通過裝備國產化降低制造成本。第三通過產業鏈整合,不斷降低系統的成本,這樣我們很有可能率先實現這么一個目標。將來大發展很有可能會提前到來。 除了成本降了以外更為重要的是智能電網。那么多新能源的電發出來,電網能否消納。太陽能也好、風能也好,包括其他的新能源,它有不均勻性,大量的電發出來有一定的比例是安全的。現在我們專家認為10%以內新能源進來可以消納,超過10%這個電網目前不能接受。那怎么辦?就是建設智能電網建設。中國要建設堅強智能電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