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
江蘇綠色建筑示范區最高可獲1500萬補貼文章來源:《江南時報》 | 發布日期:2010-06-28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今年起,江蘇每年將評出3-4個綠色建筑與區域能源規劃示范區,每一片區將獲得1500萬元的政府補貼。”日前召開的2010中國建筑區域能源規劃暨熱泵技術發展研討會上,公布了《江蘇省關于加強熱泵技術在建筑中推廣應用的意見》,江蘇鼓勵引導熱泵等可再生能源技術在建筑中的應用,積極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這對江蘇節能企業是一大利好。 推廣“區域能源規劃示范區” 地源熱泵是一種以土壤、地下水作為低溫熱源的熱泵空調技術,俗稱“地熱空調”。從2005年開始推廣應用至今,江蘇利用地源熱泵技術的節能建筑總面積已達1800萬平方米。像南京朗詩國際街區、鋒尚國際公寓這些當下“走紅”的科技住宅,都采用了地源熱泵空調系統,夏季供冷,冬季采暖。 江蘇低溫地熱資源豐富,分布廣、類型多、開發利用條件好,充分利用地熱,已經成為江蘇能源發展的一個方向。本月開始執行的《江蘇省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規定,新建的2萬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必須至少采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地源熱泵、光伏發電這三種可再生能源中的一項。 不過,目前的節能建筑多數還局限于綠色技術在單個建筑中的運用,節能效果有限。“要達到最佳的節能減排效果,僅單獨用一種設備、一個系統、一種技術是不能完全實現的,而是要對各種設備、系統、技術進行綜合,集成,互相補充完善,達到以最小的能源消耗、最少的排放達到最佳的能源利用效果,即區域能源規劃。”江蘇省綠色建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郁松濤以南京奧體新區舉例說,奧體中心安裝的空調系統,沒有賽事時,通常都處于閑置狀態,附近的南京國際博覽中心也是如此,不舉行展覽,空調系統也用不著。如果在奧體新區建設統一的能源站,賽事來臨時為奧體中心提供空調,其他時候供國際博覽中心、圖書館以及其他寫字樓使用,就能極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江蘇省建設廳科技發展中心主任孫曉文說,為了鼓勵和引導江蘇各市在建筑中應用可再生能源技術,從今年起,江蘇每年將評出3-4個綠色建筑與區域能源規劃示范區,每一片區將獲得1500萬元的政府補貼。 “合同能源管理”不花錢就節能 要實現節約能源的目標,使用節能設備可謂首選,然而,設備更新并不在很多企業的預算之內。在這種情況下,由能源管理公司掏錢進行設備安裝改造,用能單位再以節能省下的錢返還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便應運而生。 事實上,“合同能源管理”這一全新的商業服務模式在南京已有先例。位于南京鼓樓區的南京國際服務外包產業園,其部分工程就采用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機制。江蘇省綠色建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郁松濤介紹,該園區域供冷系統成本為31萬多元,和常規系統相比較,初期投資增加了輸配管網而節省了配電、設備及機房土建等多處,增加的投資均由能源服務商承擔,項目建成后的節能收益再用來支付能源服務商的投資。 簽訂“節能合同”后,由節能服務公司出資,購買和安裝節能設備,改造企業只需以未來的節能收益來支付項目的資金。郁松濤說,該模式一方面解決了企業節能改造缺少資金的難題,同時服務方也能從節能改造投資中獲益,是一個互利多贏的節能新模式。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