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980x86.gif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2010年我國新能源發展規劃概況

文章來源:復材在線 | 發布日期:2010-06-29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從正在制定中的新能源規劃傳出的消息,我國未來新能源的發展規劃目標宏大;到2020年光伏裝機達到2000萬KW,風電裝機從之前規劃的3000萬KW提高到1.5億KW:核電裝機從之前的4000萬KW提高到8600萬......

事實上,在國家政策出臺預期的帶動下,地方政府表現出更高的參與熱情,江蘇、上海、山東、浙江、寧夏等省市相繼出臺新能源發展規劃。而相關的產業投資也不斷出現,各地紛紛出現跑馬圈"風"。

在國家的新能源戰略版圖中,江蘇省與甘肅、內蒙、吉林等內陸省份同被列入七大"風電三峽"基地。預計經過20年左右的發展,江蘇省的風電裝機容量將超過1000萬千瓦,而鹽城被分到了650萬千瓦的任務。該市的最新規劃是,到2011年,全市風電場開工建設180萬千瓦,其中竣工陸上100萬千瓦,開工海上80萬千瓦。到2020年達到1400萬千瓦,其中陸上100千瓦,海上1300萬千瓦。在風電裝備產業方面,鹽城希望到2020年形成1000萬千瓦整機制造能力和2000億元銷售規模,并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機組裝完整產業鏈條。

江蘇省近期裝機1000萬千瓦的風電盤子中,除了鹽城的650萬千瓦,另有300多萬千瓦的任務在南通,當地在發展風電方面的熱情絲毫不遜于鹽城。據相關計劃,在2009年年底,南通海上的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00萬千瓦,2020年全市的風電裝機容量將突破1000萬千瓦。這一數字也和2008年全國的總裝機量相近。目前南通風電裝機容量近100萬千瓦,8個項目正在進行中。其中已并網4個,裝機容量44萬千瓦。按此速度,顯然在未來3年,江蘇省內這幾個城市的風電裝機總容量就將超過1000萬千瓦。

內蒙古達茂旗位于包頭東北100公里,一座塞外普普通通的縣級小城,除了上世紀60年代的草原英雄小姐妹龍梅、玉榮的事跡,這里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無休無止的風,當地人用"一年兩場風,一場六個月。"來形容達茂旗多風的天氣。而讓當地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幾年不知從哪里冒出來的許多人紛紛涌到這里,瞄上了在他們看來再稀松平常不過的大風。

2004年以來,達茂旗旗政府在1.8萬平方公里轄區中,重點規劃了五個風電場,規劃面積達2800平方公里,達茂旗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建立600萬千瓦的風電場,相當于三峽水電站總發電量的1/3。在我國26個省區的風能資源中,大約有32億千瓦裝機容量可供開發,而內蒙古可供開發的風能達14.6億千瓦。

這一數據意味著,內蒙古的風能資源可開發量,約占全國的一半,巨大的資源使內蒙從東到西成為了風能投資的熱土。

風從東方來,穿越祁連山脈以北和北山山系以南的河西走廊。"兩山夾一谷":這塊甘肅省西北部的狹長高平地,成為東西風的天然通道。天然造就的風能行至玉門,70米高度的年平均風速7.9米/秒,平均風能密度506瓦/平方米;再西進到"世界風庫"瓜州,已達8.3米/秒和703瓦/平方米。兩地的年平均風能總儲量均在2000萬千瓦以上。[NextPage]

甘肅省決定,要將強勁的風變成源源不斷的回報要要"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該省將在酒泉市所轄的瓜州縣、玉門市和肅北縣建設千萬千瓦級特大型風電基地,2010年完成裝機容量516萬千瓦,2015年達到1271萬千瓦,工程靜態總投資約1200多億元。規劃報告于2008年4月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查。如果全部開發完成,酒泉風電基地的總裝機容量,將超過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發電量,當地將之定義為"陸上三峽"。

在投資風電的企業中,國字號電力企業占到了絕大部分,這是為什么呢?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福生說:"國家發改委對可再生能源的扶持政策里邊有一條硬性規定,對幾大發電公司,要求它必須按照火電的裝機匹配5%到10%的可再生能源。否則不給它核定新的火電項目。所以,眾多的火電投資商為了滿足發展的需要,爭相投資風力發電。"

2008年中國風電裝機總容量達到了1221萬千瓦,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呢?具體說,這一容量已經提前兩年完成了國家"十一五"風電發展規劃,中國《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了2020年全國風電總裝機達到3000萬千瓦的目標,現在,這一目標很可能在2010年就能提前實現。在投資者火熱的追捧下,這些規劃趕不上急劇發展的變化。

如此非理性狂熱的背后原因并不復雜。目前,中國60%以上的風電裝機是由國有五大發電集團投資并運營。對其而言,公司盈利并非直接目的,搶占地盤,提前達到國家規定的新能源份額才至關重要。

此前,由于中國政府嚴格控制風電投資,中國風電市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于沉寂狀態。直到2003年,國家發改委推行5萬千瓦以上風電場的特許權招標,第一次帶動了風場的大規模建設,隨后頒布的《可再生能源法》則用法律形式固化了幾個利益主體間的關系。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2005年中國風電裝機躍增了254%,整個風電產業欣喜若狂,迅速擴產。2007年9月,《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頒布最終將風電投資推向高潮,其中不僅提出了2010年500萬千瓦、2020年3000萬千瓦的風電發展目標,而且首次明確了配額概念,鼓勵中國500萬千瓦以上的發電集團,在2010年除水電外,要擁有3%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2020年這一比例達到8%。配額制激發了五大發電集團投資新能源的決心,它們紛紛成立新能源公司,加大風力發電的投資。五大電力集團對風電的積極介入及獲得的主導地位徹底打開了風電久閉的投資閘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中國新能源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新能源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能 源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新能源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綜合動態 更多